周公解梦和死人说话
【线日,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科学报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体组织中一种新的间质组织结构及其分布》的论文,被国外误读,并迅速界各地掀起一股“新器官”报道狂潮。国内一些和网站将这些新闻观点翻译后,更是打出各种抢眼标题。
然而,当仔细阅读过论文原文后,会发现无论是题目还是正文,通篇找不到新器官(New organ)的说法。
间质(间隙组织)是什么?其实单单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它目前还仅在组织层面,离器官差着一个等级。间质的“庐山真面目”其实就是若干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和内衬细胞组成的网状微型液体腔。把这样一个型的简单构造称作器官,实在牵强。
事实上,“间质”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过间质的相关报道了。从论文原文对间质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到的间质是人体内能够容纳细胞外液(即间质液)的组织空间,这和很早前就提出的“细胞外间质”属于同一范畴,所以它既不是最近新提出的,也算不上是首次发现。
这篇文章的“新”并不在于“发现新器官”,而是首次采用了一种可以对人体组织进行实时观察的技术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内窥镜检测法,观察了一些已存在的组织结构。与其说“发现了间质”,不如说“看清了间质”更恰当。
科技新闻通常都涉及一些专业性知识,有时科学的内容与科学家原始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其中既与大众媒介专业知识不足有关,也与媒介要突出“眼球效应”有关,这条“科学家发现人体最大新器官”就是这样的例子。
对于以下情形的,尤其要注意不要夸大其意义:非结论性的;与以往结论差异太大的;与主流观点发生冲突的;基于小样本或代表性不足的样本的;将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向人体延伸的;只发现统计相关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声称向现有假定发出了挑战的,要更加谨慎地处理。
在距离地球一百亿光年之外的波江座里,有一条横跨35亿光年的真空带,也就是所谓的墙,为划出了边界甚至,我们有可能是由某种更高的文明培育起来的试验场。
这则假新闻引用的是《新科学家》的报道。该在2018年10月17日发布的新闻中,提到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被命名为亥伯龙神(Hyperion)的巨大原始超星系团(proto-supercluster),打破了形成最早、质量最大的纪录,并配发了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发布的图片。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天文学家们就在观测中发现了这种由许多星系组成的、长条形的大尺度结构,被天文学家们戏称为 great wall ,可以译为星系长城或者星系之墙(国内当时一般翻译为“巨壁”)。
这样的结构并没有什么太神秘的性质,以往也已经发现很多次了,算不上什么特别重大的新发现。这一次发现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比以往发现的类似结构更大、形成更早。大多数英文(包括《新科学家》)的报道也主要是强调这一点,而并非中文假新闻那样说这是边界之墙。
进一步的检索发现,原来早在2007年11月21日,《新科学家》就发表过一篇题为《巨洞:另一个的印记》(The Void: Imprint of another Universe) 的文章,很可能就是这些“墙”之说的源头。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当时的一个发现巨洞(void)。这些巨洞周围环绕着一些星系长城,但它们并不是如假新闻中所想象的那样,如同一堵墙那样把巨洞和的其它部分分隔开来,实际上巨洞有点像海绵中的洞洞一样,每个巨洞都连着多个其它巨洞。另外,巨洞也是相对的,很多的巨洞中并不是一个星系都没有,只是相对比较稀少而已。
也许本次假新闻的者在了解到《新科学家》关于“星系长城”的相关报道后,把以往的这些小道消息汇总成了这篇耸人听闻的假新闻。
同时,由于他们了“巨洞”和“墙”这些词的含义,于是就想象出了一个完全被墙包裹着的神秘来。这可以作为一个科幻小说的题材,不过并不是我们实际生活的。
这条仍涉及到的是科学的准确性问题。准确性是科学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其次才是趣味性、贴近性等。有些科学者,在没有经过科学研究者认可的情况下,会在原始结论基础上添加自己的想象,以严肃新闻的形式,结果造成了社会认知的,这是不可取的。
科学研究中,可以根据原有的知识积累提出合理的“假想”,但这种“科学假想”不是臆想,更不是幻想,需要找到充足的后才能作为科学发现来。
北极32℃的高温导致冰川迅速融化,北极熊不得不跋涉更远的距离寻找食物。至少从初开始,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北极熊体力所能支撑的范围,它们最终的结局,是溺死在海中,或者饿死在无冰的里。
【线℃的北极显然和人们印象中白雪皑皑的景象差异巨大。这次新闻事件中,大家关注的最高温地点出现在欧亚西北角的挪威西北部海岸,包括峡湾区(北纬60附近至6634,即北极圈地区)和挪威北极地区(北纬6634至北纬71附近,欧洲最北点)。该地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本来就比同纬度的北极地区要暖和一些,出现32℃并不奇怪。
更重要的是,某些新所表述的“北极”令产生了。“北极”包括的范围很大,从北极圈到北极点,南北跨越20多个纬度(直线多公里),此范围内都可以称作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也不是我们平素所想象的,一进入北极圈就是冰天雪地。北极圈里也有茂密的森林和开满鲜花的苔原,有很大的城市,有牧场和农庄。所以说很多人混淆了一个概念,一说北极就认为是北冰洋的浮冰区,那里如果达到32℃的话,当然是很的。
全球气候变暖是跨越国界与种族的共同话题。而北极作为全球气候的放大器,增暖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2倍。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的冰上狩猎期和狩猎面积减少,的确对造成一定影响。夏季没有赶上向北的浮冰、留在陆地上,就很难捕食到猎物。但这不能说明和32℃有什么具体关系,挪威西北海岸本来也不是北极熊的栖息地。
目前北极熊的数量约有26000只,分成19个种群。国际自然联盟(IUCN)2015年的评估是,这19个种群里有1个在增长,3个在衰退,6个趋势稳定,剩下9个数据不足。关于北极熊的数量,根据北极熊研究和领域最权威的气候变迁和机构发表的2018年北极熊数量和趋势预测地图,截至2018年7月的数据预测来看,总体来说,北极熊数量在2018年展望为“稳定到上涨”。所以,说北极熊“正在”并不准确。
气候与的变化牵动着全球的“神经”,灭种危机虽尚未到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发出的。毕竟,北极熊只有一个北极,而人类也只有一个地球。
这个报道引发争议,其实也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势,也称为“惯性思维”。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很多时候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提高效率。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容易使我们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维方法。
此报道中,一提到“北极”,很多人会按思维定势想到冰天雪地,这种地方出现32℃高温,那还得了!再加上“冰雪融化、北极熊消失”也迎合了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担忧和动物的愿望,更助长了的。其实在北极圈以内的低纬度地区,夏季不一定有冰,有些地方气温还比较高,这就与人们习惯的认知有偏差。这正是思维定势消极面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