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卡萨布兰卡》:爱情何尝不是一种人性的

※发布时间:2019-3-27 2:17:4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九把刀照片如今的奥斯卡因为“正确”而争议,但其实早在二战的年代,奥斯卡就有过“正确”的情况出现。

  1944年第16届奥斯卡,《卡萨布兰卡》夺得最佳影片等三项大,因为电影的故事紧密结合二战形势,所传达的观念迎合反的主流观念,具有一定的宣传性,所以这算得上是一次“正确”的伟大胜利。

  事后经过时间的检验,奥斯卡当年选择《卡萨布兰卡》是绝对正确的。70多年后,再看这部黑白电影,依然让醉神迷,难以忘怀。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许多被困在欧洲,想要远离战乱的人们,试图逃往美洲避难。由于多数人都无法直接前往有船过去的,所以一条“曲线救国”的迂回线出现,从法国巴黎到马赛,再穿过地中海来到北非,最后到达摩洛哥西部沿岸的一座城市,这里就是“卡萨布兰卡”。

  熟悉二战历史的朋友就会知道,1940年5月,突破法国著名的“马奇诺防线”,把英法联军逼到了敦刻尔克港口,随后,就是电影《敦刻尔克》的场景。

  6月,巴黎被攻陷。当时的法国领导人贝当元帅随即宣布投降,成为的傀儡,也就是“维希法国”。

  当时,卡萨布兰卡仍是法国殖民地,但并未被德军占据,因此还是在法国人的管理之下。至于电影中的地方管理者Renault队长倾向“维希法国”还是法国,则是故事的一个悬念。

  反正在卡萨布兰卡,理论上可以弄到改变命运的通行证,得到去的“资格”,然后就能前往美洲了。

  只是这通行证是限量的,非常之昂贵,没点和人脉,连看一眼的机会恐怕都没有,只能够等待机会。于是来自欧洲各地的人们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历史景象。

  那里的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多年以后,卡萨布兰卡被历史铭记,居然是因为一部电影。一提起卡萨布兰卡,立马想起的不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那场会议,而是好莱坞的电影《卡萨布兰卡》。

  其实这个城市并不叫卡萨布兰卡,在被欧洲殖民者占领之前,卡萨布兰卡原叫“达尔贝达”。1956年摩洛哥后,这座城市便恢复原名“达尔贝达”。

  对于摩洛哥人来说,“卡萨布兰卡”是被殖民的过去,类似中国的那句“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们更愿意把澳门叫做澳门,而不是Macao;摩洛哥人也更愿意把“达尔贝达”称作“达尔贝达”,而不是“卡萨布兰卡”。所以到那边旅游,最好不要大喊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已经消失在历史云烟,不过Rick和Ilsa的那段美丽爱情,似乎仍然在在那座城市,挥之不去。

  《卡萨布兰卡》片长只有102分钟,就是这有限的时间内,整个故事融入了战争、爱情、谍战等元素,牵扯到十多个人物。

  了解过二战的历史背景后,大概就能知道这是法国最为的一段时期。身怀重要文件的两位快递员被一事引出了整个故事,嫌疑犯选择逃往卡萨布兰卡,当地警方接到任务,这使得电影一开场就进入紧张氛围之中。

  因为快递员事件,德官Strasser少校来到了卡萨布兰卡,表面上他是来督促Renault队长罪犯。

  Renault队长亲自迎接了他。他们两个代表了卡萨布兰卡的两股顶尖,两人的对话台词直接引出了故事的男主角Rick,以及电影的主要场景Rick咖啡馆,干净利索的同时,凸显出了Rick的影响力之大。

  但编剧觉得还不够,镜头转向咖啡馆后,又通过客人与Rick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他的强硬作风。电影刚开始10分钟,观众就能知道,Rick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人物,遇见卡萨布兰卡有史以来最美丽的女访客Ilsa的时候,却顿时慌了神,一连打破两个惯例。

  然后观众便会对这位女主角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不需要通过事件塑造,便能知道她一定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另外,Rick和Ilsa之间的关系,电影依靠演员的表演(以及导演的镜头暗示)便展现了出来,光是这一点都足以写进电影学院的教科书了。

  随着Ilsa的惊艳出场,所有故事线索开始汇聚。其悬念并没有因为Rick和Ilsa的秘密关系揭开而减弱,反倒是开始增强。

  Ilsa和丈夫Laszlo想要从卡萨布兰卡前往美洲,而他们能否顺利逃离,关键取决于Rick怎么抉择。

  《卡萨布兰卡》是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剧本得主,而且在如今的各种剧本榜单当中,《卡萨布兰卡》几乎都是前十,甚至都是排第一的,因而其剧本有着“世纪最佳剧本”的美称。

  除了悬念铺设,人物塑造,其他各个方面都值得后世编剧研究学习。这里只谈多“配角”这一点,顺便理清楚片中复杂的人物线索关系。

  德官Strasser少校和Renault队长,他们一起引出了男主角和“通行证线”的剧情。

  几条线索互相穿插关联,使得《卡萨布兰卡》爱情戏当中有谍战戏,谍战戏中有战争戏,故事的悬念一直持续到影片的最后5分钟,可谓是全程无尿点。

  不光是因为《卡萨布兰卡》被许多榜单评委“历史第一爱情片”,很多时候都排在《罗马假日》、《佳人》等经典的前面,更重要的是,故事的主旨,角色的心态、立场变化都与爱情线直接挂钩。

  一开始,电影交代地十分明白,Rick是一个不愿意为任何人冒险的商人,的“中立”态度。所以Strasser少校没有为难他。

  等到与Ilsa真正地重逢,Rick发生了巨大的心理变化。他根本无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Ilsa视而不见。而Ilsa和Laszlo又是夫妻关系,Rick不得不被卷入通行证线和谍战线。

  而一旦无法保持,正所谓枪打出头鸟,Rick随时都有可能被Strasser少校和Renault队长拿下。所以Sam的那句台词其实是话中有话。

  随着剧情的推进,Rick受到爱情的影响就越来越大。直到奏响“马赛曲”的那场戏,就是全片最为震撼的部分,非常成功地调动起观众反情绪的同时,也帮助Rick完成了角色的关键心理转变,更通俗点说是“角色成长”。

  电影的结局并没有“生硬”地迎合大众的期望。仔细留意Renault队长,剧本对他也是有铺垫塑造的,“我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句台词就体现出他具有果断的决策能力,能当上靠的是硬实力。

  再回头想想,Renault队长的选择还是受到“爱情线”影响的。很大程度上,是Rick的所作所为影响了他。简单概括剧情就是,爱情影响Rick,Rick影响Renault队长。

  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促使人类自己,成全对方的情感。如果你真正地爱一个人,你会“愚蠢”地无条件付出,直到有一天你彻底心死,或者直到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