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路线> 文章内容

泰山

※发布时间:2016-1-29 18:38:4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泰山位于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1]泰山四大奇观”。古人以“泰山北斗”来喻指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中文名泰山外文名Mount Tai所属地区中国山东泰安市海拔高度1545米景区类型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别称岱山、岱、岱岳、东岳、泰岳景点级别AAAA所属国家中国所属城市山东泰安市适宜游玩季节9月-11月游玩时长6-8小时门票价格127.00元时间全天

  1地理2气候特点3地质特点?界?桃花峪?傲徕峰4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与泰山的形成?地貌景观?微型地貌景观5水文特点6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7人文历史?历史地位?文化底蕴?古籍记载?历史事件8传说?盘古开天?东岳大帝?碧霞元君?《西游记》中的泰山9旅游信息?景区景点?交通线?登山线?泰山旅游文化圈10香火降价

  岱山”、“岱”,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2]泰安市(地级市)。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市之间,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城区北,东经117°6′,北纬36°16′。贯穿山东中部,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

  泰山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发育以多期的褶皱、断裂以及韧性剪切带为其主要特征。它们彼此叠加相互,构成了极其复杂的构造面貌,对它们的成因机制研究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中元古代辉绿玢岩发育的国内外罕见的“桶状构造”,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从区域构造看,太平洋板块以近东向对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使泰山地区在近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北东东向泰前断裂发生强烈掀斜活动,泰山大幅度抬升,致使泰山的新构造运动表现得十分普遍和强烈,它们对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格局起着主导性的控制作用。泰山周围的下古生界和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不整合面上形成的重力滑动构造也与新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3]

  桥下的石坪为傲徕山中粒片麻状二长花岗岩,质地坚硬,抗风化剥蚀能力比较强,经长期风化剥蚀和溪水的冲刷,形成了这样宽大而平滑的大石坪。所谓“界”,实际上是一条由长石和石英组成的花岗质岩脉,表面呈灰白色,脉宽1~1.2m,沿南东130°方向延伸,近于直立产出在二长花岗岩中,与围岩的界线十分清晰,产状稳定,直线状展布,色调鲜明,又位于东百丈崖的峭壁边缘,地势甚为险峻。古人把这条岩脉看作与的分界线,虽有某些言过其实之处,但对游人而言确不失警示的作用,同时也为长寿桥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4]桃花峪,位于岱顶西北,是泰山近几年开辟的旅游新区,并有索道缆车直

  通岱顶。在索道站周围出露的岩石,主要是傲徕山中粒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东侧有北西向龙角山断裂通过,断裂两旁发育有与其基本平行的伴生断裂。其中一条伴生断裂切过一个山头,生成约5m宽的节理密集带,节理面近于直立,把二长花岗岩切割成许多薄板状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岩块沿直立节理面不断坍塌,最后形成两峰对峙的一条几米宽的大裂缝,这就是有名的桃花峪一线天。

  彩石溪不仅是泰山奇石的重要产地,据泰山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认为在彩石溪存在着以基性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岩)为主的一套表壳岩系统,属于泰山岩群。原岩是酸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凝灰岩,构成双峰式的。由于强烈变形,基性火山岩已经被拉成构造补丁,而且它的构造变形被后期切断,后期的脉体又被切断了。另外有糜棱岩化的现象,构造、地层等地质现象非常丰富。[5]傲徕峰,因巍峨突起,有与泰山主峰争雄之势,古有民谚:

  “傲徕高,傲徕高,近看与岱齐,远看在山腰”。傲徕峰与扇子崖结合处为山口,在山口之后是青桐涧,其深莫测,涧北为壶瓶崖,危崖千仞。站在山口,东看扇子崖,如半壁残垣,摇摇欲坠,让惊目眩,西望傲徕峰,似与相接,北眺壶瓶崖,绝壁入云。扇子崖和傲徕峰一带出露的岩石,均为傲徕山中粒片麻状二长花岗岩。[6]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脉,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2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7]太古代时期,泰山曾经是鲁西巨大沉降带或海槽的一部分,堆积了很厚的泥砂质和基性火山物质。后来经过泰山运动,褶皱隆起成为巨大的山系,同时发生一系列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由各种变质杂岩和岩浆岩组成的泰山杂岩。

  耸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势浙趋平缓。古生代初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古泰山亦随之沉没到海平面以下,在古老变质杂岩的基底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套近两千米厚的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中奥陶世末,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下,华北地区整体上升为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沉积间断。至中石炭世初,发生短暂的升降交替,泰山地区处于时陆时海的,在中奥陶统的剥蚀面上,沉积了中、晚石炭纪的海陆交互相合煤岩系。而后,泰山地区持续上升,进入发展阶段。

  在中生代期间,于山的南麓产生一条NEE向的泰前断裂,处于断裂北盘的原来古泰山,不断抬升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到新生代,泰山继续大幅度掀斜抬升,在山体的高处,把原来覆盖在古老变质杂岩上的沉积盖层全部剥蚀掉,20多亿年前形成的变质杂岩,才又得以重新出露于地表。直至新生代中期,即距今三千万年左右,今日泰山的总体轮郭才基本形成。后来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的不断切割和风化剥蚀下,逐渐塑造成今天雄伟壮观的泰山地貌景观。中生代形成的位于泰山南麓的NEE向泰前断裂,倾向南东,倾角800~850度,北盘为太古代的泰山杂岩,南盘为寒武纪的灰岩和页岩,表现为正断层的形式,断层带宽几十米至上百米,由多条断层和多个断片所组成,延伸百余公里,具有落差大、延伸远、力学性质复杂和多期活动的特点,自晚侏罗纪形成以来,其活动一直延续到现代,使北盘的泰山不断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南盘的泰莱盆地不断下降接受沉积。它直接控制泰山和泰莱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两者的天然分界线,对泰山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泰山作为一个年青的断块山系,是泰前断裂北盘不断掀斜抬升和新构造运动的结果。[8]玉皇顶周围以及老平台、黄石崖和黄崖山一带,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左右,组成山体的岩性主要是变质岩和花岗岩,是区域内地势最高、抬升幅度最大、切割最强的山地。这里峰高谷深,地形陡峻,切割的最大深度达500~800米,谷坡陡,跌水多,重力崩塌作用显著,崩塌后形成的绝壁陡崖和倒石堆随处可见。

  (2)构造低山:分布在傲徕峰、中夭门及尖顶山一带,海拔高度在 700 ~1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组成山体的岩性主要是变质岩和花岗岩及闪长岩。切割强度较主峰一带稍弱。但地形仍然十分陡峻,深沟峡谷、尖顶山头、锯齿状山脊、绝壁陡峰,举目可见。

  (3)溶蚀构造低山:多分布在主峰东北的鸡冠山至青山一带,海拔高度一般为500~700米,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山体主要由变质岩和古生代寒武纪的石灰岩组成。切割强度中等,山脉绵延,如顶部覆盖有厚层石灰岩,常形成四壁陡峭顶部平缓的“方山”或“桌状山”,当地称为“尚”,诸如张夏山一带的山头,有时由于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可形成洞穴和“透明山”一类的溶蚀地貌。

  (4)溶蚀丘陵:多分布在泰山北部边缘的寒武纪石灰岩地区,海拔高度在300~500米之间。相对高差小于200米。切割程度比较微弱,地形低矮平缓,沟谷不发育,形成一种圆顶脊缓的“猪背山”,溶沟和溶洞等现象比较常见。

  (5)锡蚀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南低山的边缘,大河至虎山及黄前一线,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基岩多为变质岩及花岗岩,强度十分微弱,以剥蚀风化作用为主,多形成孤丘缓岭。[8]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泰山不仅发育各种地貌类

  泰山扇子崖型,而且也形成了很多小型或微型的地貌景观。如大直沟、大沟巷、窑子沟、三岔沟的峡谷地貌,百丈崖、扇子崖的峭壁地貌。龙角山、歪头山、傲徕峰的奇峡地貌。以及壶夭阁的谷中谷等险峻而奇特的地貌景观,此外泰山还发育有众多的型的微型地貌,他们是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的有力。[9]夷平面

  第夷平面:分布在岱顶及其周围宽广的山顶,海拔高度为1000~1500米,构成一个向北微倾斜的封顶面,相当于华北鲁中期夷平面。[9]瀑布很多,造就了泰山飞瀑流鸣的秀丽景色,如黑龙潭和云步桥的飞瀑。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形成了瀑布的多级性。在下方,分别在30米和50米处有两个小潭,共同组成了三迭式的瀑布。在斗母宫东侧沟涧内,由三个小跌水组成的三潭迭瀑,每级落差约3米,潭瀑相连颇具特色,有“小三潭印月”之称。

  泰山因裂隙构造发育,所以裂隙泉分布极广,从岱顶至山麓,泉溪争流,山高水长,有名的泉水数十处,如王母泉、月亮泉、玉液泉、龙泉、黄花泉、玉女池等。泉水甘冽,无色透明,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系优质矿泉水,被誉为泰山三美(白菜、豆腐、水)之一。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统和奥陶系石灰岩岩层向北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处出露成泉。从锦绣川向北,泉水汩汩,星罗棋布。北麓丘陵边缘地带,岩溶水向北潜流,并纷纷涌露,使古城济南成为“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的泉城。[12]黄海、渤海的影响,雨量丰富,是干、湿交替的过渡带。泰山植物生长繁茂,有高等植物174科645属1412种;低等植物446种;共有维管束植物1136种,隶属133科,550属,其中野生植物814种,栽培植物322种。泰山植被分森林、灌丛、灌从草甸、草甸等类型,森林覆盖率为80%以上。。现有种子植物144科,989种,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种,草本植物72科556种,药用植物111科462种。

  泰山的古树名木,源于自然,历史悠久,据《史记》载:“茂林满山,合围高木不知有几”,现有34个树种,计万余株。他们与泰山历史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古老文明的象征,其中著名的有汉柏凌寒、挂印封侯、唐槐抱子、青檀千岁、六朝遗相、一品大夫、五大夫松、望人松、宋朝银杏、百年紫藤等,每一株都是历史的,历经风霜,成为珍贵的遗产。[7]燕子石、张夏镇木鱼石,在全国享有盛名。

  泰山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泰山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在太古代的泰山杂岩中,形成多种多样的建筑石材,以及麦饭石、长石、石英石等变质矿产。在古生代时期,形成煤、铝土、石灰石等沉积矿产。中生代形成了富铁矿、铜、钴、重晶石等内生矿产。新生代形成了石膏、石盐及自然硫等沉积矿产。[14]岱山、岱、岱岳、东岳、泰岳。远古时始称火山、,“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均见其形,读音为“太”。且“太山意为“大山”,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骈雅训纂·释名称》:“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大小之大,遂分为二矣。”按古文字的传统读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战国时,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义字的演变,“太”与“泰”、“代”与“岱”“岱”与“岳”也互相变通了,这样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岱岳”等专用名称。“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有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

  泰山为五岳之首(Five Famous Mountains),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一般指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西岳华山(位于陕西)、(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泰山因其气势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的象征。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中国古代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泰山仰慕备至。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的节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六朝任昉《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代生的)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显然是根据《》、《五德》学说创作的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前219年)、秦二世、汉武帝(前110年、前109年、前106年、前104年、前103年、前98年、前93年、前89年)、汉光武帝(56年)、汉章帝(85年)、汉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666年)、武则天、唐玄(725年)、宋真(1008年)、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自秦汉至明清,历代到泰山封禅27次。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15]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神山、文化宝库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它是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泰山教发祥久远,佛教于公元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有谷山玉皇寺、神宝寺、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唐宋时,灵岩寺极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公元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响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 。[15]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

  《史记》:昔黄帝东至于海,登岱。《史记·齐世家》:齐自泰山属之琅邪琅邪亦名山也,见下,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史记·货殖传》:泰山,其阳则鲁,其阴则齐。山之东北址,旧有明堂,为成周时朝会诸侯之处。秦汉以下言封禅者,必于泰山。

  《白虎通》曰:王者受命必封禅。封,增高也。禅,广厚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禅梁父之址以报地史称无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皆封泰山,禅。禹封泰山,禅会稽。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秦始皇封泰山,禅梁甫。汉武封泰山,禅梁甫、肃然及蒿里、石闾,修封者凡五是也。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他的头部变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16]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和,是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奘取经故事,便已与泰山相联系,在此后“西游”题材的杂剧、平话中,其素材选取,与泰山文化不无关涉。张宏梁、彭海两先生所作《吴承恩西游记与泰山》(载《泰安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对此进行探讨。但由于其文于泰山地方文献未作充分利用,故所论尚存缺略之处。今试加新证,并藉以探寻泰山《西游》文化的渊源所在。《西游记》第一百回有唐三藏摩洪福寺松故事,这一轶事最早出自唐人刘肃《大唐新语》中:“玄奘往西域取经,手摩灵岩寺松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吾归,即向东。’既去,其枝年年西指,一夕忽东方,曰:‘归矣!’果还。至今谓之摩顶松。”

  灵岩寺在泰山西北麓,始建于北魏,唐代时寺宇极盛,被列为天下“四绝”之一。历史上玄奘并未驻锡此寺,但“摩顶松”的传说,已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因之千年来玄奘故事成为灵岩寺著名掌故,屡见志乘载及。清人王士祯《香祖笔记》卷十记云:“唐玄奘摩顶松,在齐州灵岩寺。师取经西域,始住长安洪福、大慈恩二寺,及宜君玉华宫译经耳。灵岩今属长清县,《图经》但以为佛图澄卓锡之地,而不知玄奘,故著之。”

  泰安市区山城紧连,泰安城区位于泰山南麓。泰山在泰安城区正北方向,天晴的日子,泰山主峰玉皇顶清晰可见。泰山正式的售门票登山进口有四处,分别是:红门宫进山口、天外村(天地广场)进山口、桃花峪进山口、天烛峰进山口。

  红门宫进山口即泰山东,天外村进山口即泰山西。四处进山口之中,有两处在泰安城区北缘:徒步登山的红门进山口在火车站东北方向2.5公里(在火车站乘K3公交车往东终点站);乘车上山的天外村登山口在火车站正北约2公里(在火车站乘3公交车往西终点站);桃花源登山口在泰山西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2公里(在火车站乘18公交车往西到终点站);天烛峰进山口在泰山东麓,距泰山火车站约18公里。K3是一条便捷的旅游线,两头的终点站分别是红门和天外村,都是登山的入口,红门是步行线,天外村是汽车线,不要坐反!泰安老火车站叫泰山站,位于市中心偏南。新的高铁站叫泰安站,位于西部新区,坐17,18,K37可以到达市区。从泰山火车站前往以上介绍的几处登山口最为方便,均有公交车或旅游公交车直通。泰山火车站是泰山旅游交通的中心枢纽,泰安的几处汽车站也在火车站周围,所以不熟悉泰山旅游交通的游客,到达泰安后都先去火车站(城区大部分公交都通往火车站,车票一元或两元),然后分乘各车去往不同的进山口或景区。

  泰山的台阶数和海拔其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其主要特点为雄、奇、险、秀、幽、奥等。泰山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游览胜地。

  因为很多人是从前山爬完,所以可以从这条下去,也可以从这边上山,从前面下。天烛峰-印象泰山(封禅大典表演场)-鲤鱼背-大小天烛峰-石河-尧观顶-北天门-日观峰-玉皇顶。泰山气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凉爽,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仅17℃,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松翠柏掩映下,亦感阴凉舒适,到山顶时,还需携带寒衣。夏天虽是泰山的多雨季节,不过若能赶上夏季的雨过天晴,就可在山顶上领略到山上红霞朵朵,脚下云海碧波的壮丽景色。春秋两季较温和,平均气温10℃,但春季风沙较大。秋天则风雨较少,晴天较多,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为登山观日出的黄金季节。冬季虽天气偏冷,但可看到日出的机会较多。最佳旅游时间:游泰山,5月~11月为佳,观日出则以秋季为最佳。岱顶夕照比之日出更吸引人,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黄河。冬天要待下雪时,景色才出奇。雨天不要轻易放弃登山,此刻山上常会遇到云海奇观,若遇上日出云海就更幸运。黄金周期间泰山人太多,不此时出行。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