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路线> 文章内容

赴青海游人数爆增 “青海旅游”成国内主流媒体热词

※发布时间:2016-10-18 10:48:1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金杯银杯都比不上口碑。近期,无论是代表正统观点、精英视角的知名媒体,还是彰显个性、代表大众视角的旅游达人、微博大V、自媒体撰稿人、普通游客,均不约而同发出声音,点赞青海旅游。蓬勃发展的青海经济,安全稳定的社会结构,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绿色生态的健康形象、稳步增长、努力开拓的青海旅游形象,无疑是我省渐渐融入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主战场的重要因素。

  “没时间去杭州和青海?深圳这7个湖就美出了天际”。6月1日,大V“深圳第一”,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推介深圳本地美景,深圳的知名博主将杭州与青海相提并论,无疑证明青海美景在深圳人心中的分量。

  5月31日,《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推出“青海的夏季,渲染了岁月的河”一文,翻开《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号的最美榜单,“带你发现最美中国”栏题,青海更成为最显眼的存在。

  在搜狐公众平台的显要位置上,旅游达人“阿甘骑行”的《旅行中国青海站直播》在短短两天内已被转发数千次。

  截至目前,香港雅虎搜索引擎“大美青海”旅游等关键字搜索超过100万次。

  香港Facebook(脸书)的“大美青海”专页上,目前浏览量已超过20万次。

  从去年开始,人民日报、央视及多家省外媒体频繁推出青海旅游报道,有些媒体更是推出相关专题。

  随着青海旅游旺季提前到来,今年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青海成为各种旅游达人第一推荐,像“旅游约吗”“我是旅行攻略菌”“第一财经周刊”等众多粉丝量超过三百万的大V或机构,均在六月前后登出青海旅游的指南、攻略,使青海旅游成为微博热议话题。

  通过微指数搜索“青海”微博关注度可以发现,过去一个月内,青海在微博上的关注度指数每天为1万5千,最高一天达到两万多。在青海相关微博关注度中,多数集中在青海旅游及到青海旅游的分享。另外,从微博地域热议度来看,青海地域热议度指数为1626,而邻省甘肃为196,四川为352,青海热议度在西北最高。从2013年同期微博热词对比来看,三年前的青海在微博上热议度仅有今年的三分之一,有时候甚至找不到关键词,说明关注度较低。

  微博的数据也许过于枯燥,但另外一个数据直观许多:根据携程网的发布,2013年,携程网上预订赴青海游的人数,比上年增长78.9%,2014年增长率达到433%,到了2015年,增长率达到1190%,呈爆炸式增长。

  ★深度链接★

  国内媒体为何追捧青海旅游

  十几年前,青海旅游还是大众眼中的“小透明”,在国内旅游市场之中,处于末端位置。即使青海湖,塔尔寺,年接待游客不过七八万人次,等于现如今旺季几天的接待量。

  几年前,“大美青海”纳入全省对外宣传战略,走出去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之一。

  今年,青海活跃度、关注度空前,在微博上,搜索关键词“青海”,海量信息让你翻都翻不完。《西海都市报》当天的微信公众号话题,可以在两分钟内被国内各大媒体争相转载。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每位到过青海的游客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对青海旅游做出评价。现在的一片赞誉之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绝美的景观,不错的游客体验,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绿色无污染的生态环境,让省外游客对青海充满好感。

  青海蓝,高原绿,江源美,青海的关键词切合了时代需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青海最诱人的旅游福利。

  以前的青海,在省外人眼中代表什么?不外乎是高海拔,高山缺氧,荒凉,“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现在的青海,在省外人眼中代表着绿色,天然,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当众多国内优秀旅游城市的雾霾天气被经常讨论时,当多地持续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烧烤天时,青海蓝和清凉天成为人们最向往的两道夏日风景。游客们说:“倘若以后还有机会,和愿意陪你的人一起,选一个晴朗的天气出发,再去看看青海湖的水,茶卡的蓝天,日月山上的雪。”

  “去过青海这样一个地方,认识了很棒的人,看到了很棒的景色,后来你所牵挂的不仅是那片土地,更是你生命中的过客。”

  “在青海,景色是变着花样来。时而草原,时而高山,时而湖泊,时而瀑布行走在马路上,随手一拍,就是一张风景照!”

  当雾霾笼罩国内多地时,总有任性的青海人,在朋友圈、微博、论坛上,晒着青海蓝。

  有人说:“在青海,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还有人说:“在青海,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可以预见的是,青海通过推进“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这一国家层面的战略,探索处理好生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完善生态保护体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建设成果,夯实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基础;更有利于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体制,建立健全符合青海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类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史无前例的密集宣传走出去的青海分外迷人

  走出去,是青海全省上下的共识。

  “青海蓝”青海蓝天、湖水,“青海绿”青海草山、草原,“青海白”青海雪山、白云,“青海金”青海大片油菜花海,“青海红”青海丹霞风光。在北京,在上海,在台湾,在香港,在境外韩国的公交站点,地铁站,机场内,大幅的青海自然美景形成另类的头脑风暴,给喧嚣的城市带来阵阵清凉,让忙碌的人放缓脚步,想起诗和远方。

  2010年起,青海挤出有限的资金,在央视投放广告,之后,青海的宣传阵容不断扩大。

  2011年,《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意见》明确,“大美青海”将纳入全省对外宣传战略,作为全省整体形象深入推广。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纳入对各州市地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发展改革部门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发展的政府投入力度将加大,各州市地及旅游重点县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保持逐年增长,重点用于旅游规划、重点项目贷款贴息和补助、宣传促销和奖励等。

  2015年,青海首次将宣传的触角伸向国内台湾、香港及境外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及欧美多个国家。2016年4月15日至7月15日,大美青海绝美形象,再次出现在韩国首尔地铁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站、新金湖站、儿岭站、光化们站、汝矣岛站、建国大学站入口等人流量密集,换乘站点地铁幕门灯箱,同时发布韩国组团社和我省地接社的信息,为韩国游客来青海旅游提供便利。

  青海旅游走向成熟旅游目的地还需时日

  在青海旅游圈里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赵,对青海旅游有爱、有遗憾。

  他说,虽然近几年来,青海旅游业实现飞速发展,但底子仍显薄弱。比如,个别地方旅游服务质量较差,个别行业从业者缺乏诚信意识,个别乡村旅游经营者连起码的卫生问题都过不了关,个别景区没有起码的游客服务设施。多个个别叠加起来,让很多旅游线路景观再好,旅行社也不敢推广。

  据青海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青海旅游仍然面临一些亟待突破的难题,比如投入不足、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水平低、旅游服务不尽如人意、地区之间发展旅游不平衡,与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体育、养生等融合不够,与一产、二产的协调发展更需要破题、需要创新。这些问题和短板需要旅游部门不断推进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发展水平、创新发展路径。

  青海省政府提出,到“十三五”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的战略型支柱产业目标,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此制定了旅游人次达到四千万、旅游综合收入五百亿元的“翻番”任务;提出“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的发展思路,着重打造“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旅游空间布局。旅游发展的重大任务要求全省旅游部门和市场主体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积极协调推进、共同实现目标。

  同时,从青海旅游发展的全局来看,仍有一些旅游景区,由于各种原因,旅游发展的进程起起落落,甚至有个别景区,长期以来,旅游发展处在低迷徘徊的状态。也有一些地区,虽起步较晚,但持之以恒、稳步推进,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更有个别景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飞冲天,实现了旅游发展的奇迹。

  青海省旅游局局长徐浩认为:旅游发展有其艰难的一面,也有自身的脆弱性。所以,一个宏观向好的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政府、市场的良性发展体制、各产业的大力融合是旅游业真正能够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旅游业自身努力开拓、积极融合、共同促进、协调发展,是抵御风险的灵丹妙药,只有把旅游的蛋糕做大、旅游的势头做实,旅游朋友圈才能壮大、小伙伴的内心才能强大起来,旅游发展这种伤筋动骨、大起大落的“蹦极”现象才能遁于无形。(西海都市报)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