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焕新,全年阅读计划。订阅《细读商业经典》,你将听到商业、科技、经济、人文、生活、文学等领域经典好书,和20+行业专家、7000+同人一起,提升认知思维。现在加入,可获得2本定制配套读书手账。
数理化教我们认识自然世界,那么经济学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角去认识人的选择行为,剖析社会现象。
今天小巴为大家精选了2本经典经济学专著,分别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由经济学家重老师解读。
亚当·斯密这一生,最大最主要的就是著名的《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版发行于1776年。
这一年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同年美国发表了《宣言》,标志着人类追求与进步的新时代的,同时也宣告了贸易和经济主义的兴起。
亚当·斯密曾游历欧洲,特别是在法国的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成为他撰写《国富论》的重要契机。
这个财富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创造它,这就是所谓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是这个书名本身的含义。
虽然亚当·斯密之前已有经济学研究,但他首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经济学发展到亚当·斯密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因此亚当·斯密被为现代经济学的唯一和真正的创始人。
比如爱因斯坦的指导我们认识现象,牛顿的三大定律指导我们认识自然世界。这些理论是基于特定适用范围的,超出适用范围后可能不再适用。
也就是说,亚当·斯密除了提出市场机制中“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还奠定了经济学的适用范围,就是他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
如果不接受这一基本假设,那么经济学的研究将无法进行。经济学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它假设人的行为是的。
好比一个企业如果不追求利润,一个消费者不追求自己效益的极⼤化,那么经济学就无释这些人的行为,他是不的、的行为,经济学不解释。
经济学假设所有人在决策时都是的,即他们不会做出非的选择。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这一假设,那么他就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如果你不怎么怀疑假设,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科学的;如果你怀疑假设,不愿意学它,那么就永远进不了科学之本,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中国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叫作《镜花缘》。其中的君子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它描绘了一个每个人在交易中都试图最大化他人利益的社会。
差距越大,买卖势必是做不成的,那么后续的生产也将泡汤。当生产停止,后果是灾难性的,人类就要。
所以不能被表面现象所,因为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实际上就等同于消费者要追求效用的极⼤化,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社会也要追求最好的结果。
这本书创立了宏观经济学,在此之前,所有的经济学都是微观经济学,虽然对宏观问题如增长问题有所涉及,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
凯恩斯在书中特别强调了就业的重要性,将其置于宏观经济分析的首要,因为就业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和国家经济的稳定。
此外,凯恩斯对货币和利息的理论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货币主要指的是现金,而现金本身不产生利息。相较之下,其他类型的资产,如债券,能够产生利息收益。
因此,《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集中讨论了就业、货币和利息这三个关键问题,它们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凯恩斯认为,社会总需求通常不会与总生产量相等,总需求始终是总生产量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市场上始终存在未售出的商品。
未售出商品的价值等同于消费者手中未花费的货币。换言之,只要消费者手中有未消费的货币,市场上就会有相应的剩余商品。即如果消费者选择储蓄而非消费,市场上就会形成商品过剩。
其一是边际效用递减。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会慢于收入增长速度。这是由于物品带来的主观满足感(即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其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随着市场上消费和投资商品的增加,额外投资带来的利润率逐渐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减少,从而市场上未售出的投资商品(如机器、设备)越来越多,生产规模必须相应缩减,因为产品无法全部销售出去。
L1指的是与国民收入水平相关的货币需求,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而L2则与利率相关,其中r代表利率。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单位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与总产出量相同。
货币需求的增加会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产出,最终影响就业水平。反之,就业水平的变化也会通过影响国民收入进而影响货币需求。
一是预防性需求。个人或社会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持有的现金。这种需求与个人的收入或社会的总收入水平相关。
凯恩斯将资产分为两类:货币和债券。货币现金不产生收益,而债券(如股票、房产)则能够产生收益,即利率。
因此,持有现金的意愿与债券的利率成反比:利率上升时,持有现金的意愿下降;利率下降时,持有现金的意愿增加。
截至目前,《细读商业经典》已解读90+本经典,平均每本书的解读时长超1个小时,订阅会员人次7000+,课程收听人次1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