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洲 一座城市需要怎样的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7-12-17 11:23:16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每个中都有一个躁动的文艺心,即使每天生活在柴米油盐的城市中,但一旦这座城市被搬上银幕,或者与荧屏结缘,你就会有意无意地去寻找那份或熟悉或陌生的认同感。

  张艾嘉执导并主演的电影《相爱相亲》在全国上映,以优秀的品质获得今年金马的七项提名,也是近年来唯一一部全程在河南取景的金马提名影片。在看够了的风土人情、的人情冷暖、重庆的瑰丽陡峭后,在大银幕上猛一看到朝夕相处的郑州,颇有些不适应,不过稍微一下慌乱的心情,大家就开心地玩起“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影片开头的高架桥在哪里?张艾嘉饰演的老师在哪所学校教学?老两口开着车唠嗑居然在围着最容易迷的金水立交桥转悠?一个个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彩蛋”被逐一发掘,大家在欣喜之余也猛然想起,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郑州、开封、洛阳等河南代表城市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是不是有点少了?

  一座城,一片记忆,一种特性,一丝回味。你是旅人抑或居民,它都记下了你的悲喜哭笑。城市是一部电影里最独特的客串。《罗马假日》《卡萨布兰卡》《西雅图夜未眠》等经典影片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疯狂的石头》之后,重庆成为多部国产电影的取景地;《2046》《重庆森林》《旺角黑夜》《文雀》等港片又鲜明地把的地域文化植入电影中;虽然电影近年来有些低迷,但也有《赛德克巴莱》《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多部能够反映风情的影片。电影从诞生那天起,就不仅仅是观众在影院看到的影像本身,而是一种暗潮涌动的文化资源,电影的名气越大,它能够辐射的能量就越大,电影的口碑越好,它的生命力就越顽强,对于一座城市地位的提升,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不过,越过《相爱相亲》往前回忆,还有哪些重磅影视作品中出现过我们的家乡?《少林寺》?那已经是35年前的事了。不可否认的是,河南有着不输于其他地域的地理和人文景观,近年来本土影视工作者也不遗余力地将河南的各地美景、人文融进影视作品中,希望借助“文化软实力”的翅膀打造城市名片,但能够真正在重磅影视作品中成功亮相,又能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着实不多。

  《相爱相亲》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有更多的电影能够在河南取景。作为二线城市的代表,郑州虽然在经济实力上蒸蒸日上,但始终欠一个让全国观众认真审视的机会,作为与一座城市厮守一生的个体,我们也希望多多发现自己城市的另一面。

  城市空间是电影最为常见的叙事舞台,而一部电影能够给一座城市带来怎样的文化氛围?近年来,郑州、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在全国观众中加深印象分?如何在本土电影层出不穷的同时,让一线影视制作也盯上我们这些中原城市,让中原城市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影业内人士表示,剧组接到地方城市的拍摄邀请时,作为导演,最担心的是会不会被要求拍成“城市宣传片”,“导演借助城市空间来进行文艺创作,任何条件都不能影响到创作,所以地方的一些‘非常规’要求,剧组实际上很难办到”。

  以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为例,虽然拍摄的是,但她并没有将镜头对准惯常的灯红酒绿,而是聚焦新界元朗一个叫做天水围的镇子,这是许多的外来移民和中低收入人群聚集之地。许鞍华敏锐地抓住时代变迁期人的文化心理,从而反映这座城市在历史变迁下的社会变动。

  张艾嘉同样在作品中展现了郑州和洛阳的风土人情,但她也没有把《相爱相亲》拍成一部城市宣传片。郑州是张艾嘉经过自己思考和判断后认定的代表性城市,它可以辅助创作者完成一个宏大的命题——界快速变迁的当下,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与单纯的“城市宣传片”相比,《相爱相亲》之于郑州的意义更加深远,因为郑州参与了华语电影工业道上一部相当有分量的作品,这种分量也是近年来河南城市少有的。另外,虽然张艾嘉没有特别描写郑州,但全片的情感特质和郑州这座城市又显得相得益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相爱相亲》是一部属于郑州的华语一线电影。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均被列入中国十大古都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文化产业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众所周知,1982年的电影《少林寺》让少林寺风靡,在河南拍摄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动画片《少林海宝》也获得了成功,使得少林寺与河南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品牌。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电影《狄仁杰之帝国》、动画片《少年司马光》、纪录片《天地洛阳》《牡丹》等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古都洛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开封为中心的大宋文化影视剧,以许昌为中心的三国影视剧,再加上中原影视城、焦作影视城等影视产业的兴起,不仅可以让相关影视企业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还能展现现代文明城市的进程与风貌,进而提升所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以国内的影视中心城市为例,以为题材的老电影,曾向世界呈现百余年来中国首都变迁。随电影定格的不仅仅是的悠久历史和各类建筑,还有属于它特定时代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电影学院教授谢飞认为,“城市电影”是世界电影中经久不衰的题材,电影文化首先体现在电影中的城市魅力。“一座城市的魅力,通过电影展现给世界,世界才会了解这座有电影积淀的城市。比如,《雾都孤儿》在不同时代被数次搬上银幕,不同年龄的世界观众对19世纪的伦敦的认知。”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表示,很多国外城市的多会设置相关费用返还给电影制作方的优惠政策,也会给拍摄给予相应便利,吸引更多的电影人前来拍摄,进一步扩大其城市在电影界的影响力,形成独特的电影文化。

  虽然中原城市离影视工业核心、电影城市还远,但不妨以《相爱相亲》为起点,设立一个小目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来吸引国内重磅影视作品来中原拍摄,使中原尽快与影视产业结合,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

  11月20日,来自国家新闻出版电影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324天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观影人次达到14.48亿,同比增长19%。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62亿元,占比为52.4%,中外影片票房过亿的有82部,过十亿的有13部。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电影票房就趋于饱和,而二三线城市的观影者成为主力观影群体,还冠以“小镇青年”的谐称,同时二三线城市的电影院建设也呈井喷式增长。然而,电影是一项特殊的文化商品,不是每一位肯买票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就是合格的电影观众。资深电影发行人闫芳表示,合格的电影观众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鉴赏能力。如何培养这种能力?除了影视工作者不断打造优质作品外,每位电影爱好者的自身更是必不可少。“作为城市的细胞,每位居民都应该有一颗文化的心,去接触更多优秀影视作品,只有居民的群体鉴赏能力提高了,一座城市才可能有真正的电影文化。”闫芳说,“电影文化不是影视工作者或者一厢情愿地努力就能实现的,与每个人的素养、情操以及文化鉴赏水平相关。”

  眼下,全国跑演几乎成为华语电影宣传的必修课,但电影片方看中的是明星效应对二三线城市票仓进行简单的提升,虽然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本身并没错,但片方并不是真的尊重二三线城市的新兴市场,而是在将二三线城市作为劣质影片的倾销地。如果那些对于电影艺术还没有深刻体会的年轻观众看到的大多是劣质作品,长此以往很有可能被烂片。闫芳说,当电影缺失了高水平的观众知音时,“何谈电影文化?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只能是电影产品的集中倾销地”。

  现在对郑汴洛等河南城市提出与北上广看齐,打造电影文化的目标要求尚高,但在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很有可能会为拍摄地带来难以想象的发展良机,就像《疯狂的石头》之于重庆,《泰囧》之于泰国、《变形金刚4》之于重庆武隆、《聂隐娘》之于湖北神农架……众多鲜活的成功案例已通过一部部影视作品输送到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心里。《相爱相亲》带来的是在河南也能拍出一部优秀的华语电影,而不仅仅是每年多部汗牛充栋的,连院线都没机会上的本土电影。因此,如何构建影视产业文化与城市软实力之间的良好互动,这是层面在文化方面要思考的问题。

  但是文化发展的特性是不可控的,它不像其他产业,每年定一个目标就可能完成,作为思想层面的建设,要打造一个城市的电影文化需要润物细无声般的浸润,不可能通过拍摄一部部城市宣传片就获得理想的目标,也不可能凭借单方面发力就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植入每个热爱影视的人的心底,用行动来提升自身的文化境界,从而形成群体性的爆发增长,才能形成真正属于我们的电影文化底蕴。毕竟,华语影视工业正在飞速发展,而作为中原,我们没有理由缺席这场盛宴。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