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红丽 实习记者 黄亚楠)近日,由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非泰达埃及工业园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论坛在津召开。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副司长刘民强,联合国贸发会议企业和投资司司长詹晓宁,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朱伟山,南开大学党委副、副校长杨克欣出席论坛并致辞。
近年来,中国境外建设的各类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助力“一带一”与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截至2017年底,我国企业共在44个国家建设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99家,累计投资307亿美元,入区企业4364家,上缴东道国税费24.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5.8万个。与此同时,我国境外合作区一定程度上存在产业规划不尽合理、管理服务水平不到位、盈利模式单一、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得到我国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总结合作区建设经验,研究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打造更具投资吸引力和产能合作带动效应的合作区示范项目,成为部门开展政策性调研,以及学术机构、行业商会、园区投资建设主体提出政策的重要内容。
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表示,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已经走过10个年头,逐步形成了资源开发、加工工业、农业合作、物流和科技研发五大类园区,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新时代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责任与担当,需要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角来审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陈健认为,有经验值得关注。一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是“一带一”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带一”建设应当遵循点线面结合的思,境外经贸合作区可以作为“一带一”建设的经济节点,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二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拉紧了与相关国家间的利益纽带。与过去投资分散、经济体量小不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大大密切了与相关国家的经济联系,深化了利益融合,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三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是供给侧结构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同时,陈建也提醒,当前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尚未形成、国际差距持续扩大、热点地区持续动荡以及国际治理体系无法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
据了解,本届论坛主题为“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与会人员围绕“一带一、国际产能合作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政策沟通境外合作区的配套政策与激励措施”“机制探索:境外合作区与东道国的沟通平台”“资金融通境外园区商业模式及金融支持”“境外合作区运营、管理、招商、服务的实践及案例”“入区企业快速成长案例及商业成功经验”“中小企业国际化与境外合作区的发展”以及“科技、生态、可持续、社会责任境外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等8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对话。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