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不该忘却的闽都民俗了解一下?

※发布时间:2019-4-25 6:56:1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厦门网讯 据东南网报道(记者张立庆)清明将至,作为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人们除了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还有筝、荡秋千、踢足球、踏青郊游等活动,“天人合一”的传统在清明节得到了生动体现。日前,在福州举办的己亥年民族英雄陈文龙春祭祀典、送状元船(尚书公)出海省亲等各类民俗活动也赚足眼球。在热闹喧嚣的仪式活动背后,有多少传统的习俗正悄悄变得陌生?东南网记者带您一同探究不该忘却的闽都民俗。

  虽然清明未到,但在福州一些面点店和集贸市场,一种名为“菠菠粿”的绿色带馅儿面食已经现出踪影,扬州发改委蒋珊照片不少年轻人“相见不相识”。这种颜色翠绿或淡绿的食品就是人们常说的“清明粿”,“菠菠粿”是它在福州的名字。“菠菠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青绿色赋予它春天的绿意。

  福州市民陈依姆介绍,以前清明前夕,大家会上山去采摘菠菠菜,晒上十多天后搓揉出细绒,散入米浆中揉成粿皮,再包上枣泥、豆沙、萝卜丝等。“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粿皮十分有嚼劲,香味清淡!”陈依姆说。

  对于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端来说,每年清明祭祀除了必备“菠菠粿”,还要择日上山踏青、扫墓,然后把纸钱压在墓顶及周围,以表饮水思源,慎终追远之意。

  在福州话里,“压纸”是扫墓的代名词,福州人常常会用“你压纸了吗?”来询问亲友是否扫过墓。做子孙的对祖先的坟茔每年至少要看顾一次,除杂草、整墓埕、燃香烛、祭供品,还要“以楮纸覆墓上”。“压纸”的另一层重要意义是告诉别人:此墓有后来人。另外,福州人还会在清明时筝,将信笺和纸钱粘在风筝上,等到风筝飞高时将其剪断,以表达对先人怀念之情。

  在郑子端的记忆中,清明祭扫后,家人还会在墓前摆上几桌。他介绍,这个习俗后来衍变为祭扫后的家族聚餐。而祭扫完回家后,还需折一根松树梢插在口,表明已经对先人表达过缅怀之情。“清明祭扫既是对先祖表哀思、尽孝道,也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郑子端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诸如、“压纸”等习俗被送鲜花等代替,这是与时俱进,很值得提倡,但“祭扫作为一种家族行为,需要年轻人主动参与,不论习俗如何演变,敬老孝亲的传统不能淡化”。

  传承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尊祖敬、继志述事的情怀,清明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而在闽都民俗文化中,游灯迎神也是福州人春天里的一大节俗主题。

  3月22日,福州台江区三通旁的万寿尚书庙举行了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诞辰787周年活动,吸引闽台陈文龙宫庙负责人及陈文龙信众、400多人参与。鼓乐声中,祭祀依照奏乐迎神、初献帛醴、恭诵祝文等传统三献祭礼民俗仪式依次进行。现场呈现宋朝场景,工作人员身着褙子、襦裙、圆领袍等宋代服饰,用规范的传统祭祀礼仪,表达对民族英雄陈文龙爱国的。

  万寿尚书庙是陈文龙生前官邸,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文龙信俗”的发源地、福州市级文物单位。台江万寿尚书庙负责人卢鑫介绍,值其诞辰787周年之际举办民族英雄陈文龙纪念活动,是为了进一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同时增进榕台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促进两岸持续融合。

  而此前,在福州阳岐、万寿、竹林、新亭、龙潭、洋中等尚书庙都举行了“送状元船(尚书公)出海省亲”祭祀典仪纪念陈文龙。这项祭祀典仪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状元船”为纸船,仿古“官座船”,船上旗杆悬挂“水部尚书陈”和“宋陈忠肃公”旗号,有众多随从,四周挂满各商号或个人敬送的各种袖珍产品,作为尚书公出海回乡省亲时送给家乡父老的礼物。

  福州阳岐村当地民俗文化研究者郑公雨介绍,“送状元船(尚书公)出海省亲”祭祀典仪一般是两年一次,还会举行尚书公出巡庙会活动。神像起驾出巡本地及西南百余村,最长曾超过一个月。旧时出巡经凤岗里三十六宅、湖里二十四墩和高盖山、盘屿、吴山、北园、首山,绕白湖亭。出行规制很讲究,声势浩大。迎神队伍行进途中,居民们纷纷在门前设案张宴,摆设供品果子,燃放爆竹烟花夹道欢迎,阖家礼拜,以迎接本境诸神驾临,此称为“接宴”。

  第十二届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管柏华等文史专家表示,尚书公的省亲之歌,充满爱国主义,谱写着护国佑民的赞歌。

  对于民俗爱好者、福州80后俞伦伦来说,古老的民俗仪式承载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十分令他着迷。他告诉记者,福州市区“迎奶娘”“迎吴颜”“迎尚书公”的民俗历史都很悠久,此外,台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年一度的九案泰山信俗游神活动也是热闹非常。据介绍,九案泰山信俗是福州鼓楼区与台江区交界的曾经的十三乡共同的泰山。十三乡有的一乡为一案,有的两三乡为一案,形成九案,统称九案十三乡,东岳泰山麾下温都统与康都统。

  千百年来,九案泰山将分布在鼓楼台江的十三个乡成了一个共同体。过去乡里或有争吵斗殴,而同属一个圈的十三乡则十分团结。每年农历九月初一开堂,十二日问杯,夺马牌,决定下一年的香案设在哪个乡。迎送时要巡游十三乡,村民太平,场面庄严肃穆。十四日进入设案,称为“进宫”。

  参与每一项民俗文化活动,都让俞伦伦体会到“人神同悦”的绝妙。“热闹的神诞、半段,甚至容纳了闽剧、伬唱、评话这些鲜活的福州地方曲艺,这正是这些民俗文化被不断发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所在。”俞伦伦说。

  “城市的源于自身的历史与传统,历史留给城市很丰厚的文化遗产,但是她的空间也受到原始生态被、认识度不够等问题的影响,渐渐消影。”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民俗爱好者对现有民俗文化的现状有着一丝担忧。以清明“菠菠粿”为例,要不是“老福州”郑子端的推介,记者很难找到这种特制的“清明粿”,而且很少有人知道福州的“清明粿”还有“菠菠粿”之称。对于筝习俗,不少人都以为是踏青时一种郊野游玩项目而已。郑子端认为,当地相关部门需要新的社会风尚,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多多开展“节日民俗”主题教育、乡土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传承家乡的民俗。

  万寿尚书庙负责人卢鑫表示,前不久开展的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诞辰787周年活动已经衍生为第二届陈文龙文化旅游节,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民俗活动。因为地址在福州上下杭三捷河畔,他更是希望借此活动提高当地景区的名气,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知晓“陈文龙信俗”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爱国主义。不过他也坦言,虽然是省级非遗,但是其传承及开发仍是以自发的民间力量为主,他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扩大宣传面,提高活动影响力。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吴可文表示,民俗就是乡愁,就是民族的根,应该代代传承。他认为,民俗活动是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隐藏在节日中的丰富传统文化,承载着先民对先贤美好品德的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之情,是当今人们联系情感的纽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他也很遗憾地表示,巡游等民俗活动所依赖的如农村、祠等被高楼大厦取代,再想恢复多年前的热闹景象已经很难。再加上有传承意识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许再过些年,就看不到这些习俗了。

  在他看来,越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的项目,越代表着其正面临岌岌可危的处境。因此,他,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将其整理为视频、文字、录音等档案,并进行数字化保存;文史工作者将其整理编写为科普读物,通过举办各类等公益活动进一步;此外,也要为民俗文化创造的生态,比如福州方言的普及学习,为大众参与提供机会,这样才有可能将乡愁留住,让其代代相传。

  1月31日,福州市长乐区委召开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区、镇、村干部出席,区信用办、金融同业公会、诚信促进会、冶金行业协会、金峰镇金峰村敬老院等在会上纷纷做出承诺、发出。2017年,我省共查处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65起,处理7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5人,追责相关领导干部12人。[详细]

  作为第十届海峡论坛分项目之一,以“两岸两安平”为主题的晋江市(安海)第七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于17日晚在晋江市安海镇开幕。本届旅游文化节活动共推出“两岸两安平”主题文艺晚会、安海兆泰1988文创园开园、“不忘初心——尤慎诗文书法回乡展”、“大道无极”遂岩中国画作品展、第二届“新凯嘉”杯“安平古镇·海丝名城”两岸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安海端午嗦啰嗹习俗、安海港“水上捉鸭”、“两岸两安平”文创市集等八大项目,两岸将在安海体验独具闽南特色的端午民俗。[详细]

  记者今日从省旅发委获悉,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受高考结束、暑期将至、父亲节来临等因素的影响,福建全省游客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家庭游、毕业游等多种主题叠加,旅游市场迎来客流小高峰。福建全省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425.09万人次,同比增长21.3%;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8.70亿元,同比增长30.6%。假日期间,福建全省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投诉。[详细]

  盈盈一水间,榕台两相依。榕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文化相融。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筑了“海峡两岸合唱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两马同春闹元宵”等榕台文化交流平台。其中,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汇集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海峡两岸原汁原味、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不仅成为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还成为榕城市民在口乐享两岸民俗文化盛宴的大观园。[详细]

  中秋庙会上,民俗文化展示是重头戏之一。一都镇文物古迹众多,分布有许多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桥。这里将建设龙屿特色文化街区。举办中秋庙会活动,旨在持续推进一都镇状元古街区打造,深入挖掘古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详细]

  相传,芷溪花灯由清康熙年间在苏州做官、娶苏州人氏为妻的杨燕山从苏州传入,逐渐由小变大,从少到多,从挂灯到游灯。芷溪花灯保留了古苏州的花灯特色,以宫灯为主灯,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鳖鱼灯,画上字画或装制罗汉、古装人物等,用特制玻璃杯装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点灯,形成纸做灯、油点灯、纸包火的特色。[详细]

  “大家让一让!”人群中,众人抬着大猪缓缓来到了大秤上,“600多斤啊!”随着一声叫喊,人群中发出一阵阵赞叹声,“太厉害了,这猪是怎么养的?”随后,另外几头猪依次过磅,名次很快出来了。[详细]

  昨日上午,在长乐区人民会堂前广场,长乐区第十二届民俗文化节活动在这里举办。台上,少儿舞蹈、闽剧、武术等节目表演精彩连连;,编斗笠、竹编篮子、肉烧、刺绣……来自18个乡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丰富多彩。活动吸引了1500多人参加,现场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详细]

  “乞龟”是澎湖乃至最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动之一。“乞龟”习俗200多年前从泉州传到澎湖,并发扬光大。2007年起,泉州天后宫与澎湖天后宫携手合制“米龟”,为两岸祈福。[详细]

  不管是刺桐幼儿园老师自编自演的木偶才艺《咱厝真热闹》,还是该园大班幼儿与家长共同表演的人偶剧《漂亮的小天鹅》,以及泉州木偶剧团的专业表演,都让孩子们过足了瘾。还有各种闽南民俗文化活动吸引眼球。瞧,有少儿版的火鼎公婆,有舞狮抢绣球……一群幼儿在传统民俗活动体验区玩得不亦乐乎。在该园的闽南工艺体验区,这里的孩子则安静多了,有的在自制木偶,有的在剪纸,有的正捏妆糕人……[详细]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