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北非谍影》,让我们认识了卡萨布兰卡,也认识了万里之外的摩洛哥。有时候总觉得那怕再遥远的距离,也只差一颗要出发的心而已。
行走摩洛哥的首站是马拉喀什,第一眼看到广场感觉异域风情非常浓厚。在广场转了一圈,发现比较多的摄影者喜欢跑到四五层楼高的天台上,在夕阳下一边叹咖啡、饮料或品着薄荷茶,一边悠然摄广场上的人潮,我发觉他们是比较明智的。走在广场上举机实在太困难了,稍有动作就会有人走到你身边要钱,虽然按照当地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他们不会对你有任何的身体接触,但手拿着刚才还带在头上的帽子反转过来就成了一个小兜兜,反复在你面前示意小费,很少有人能够躲得过,尤其是那些印度舞蛇人特别能缠。各种肤色的游客穿梭其中,置身于处,你会有种时空的感觉,这份现代文明和古老传统的大杂烩,也是天台上难以感受到的。
如果说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灵魂,那么不眠广场当之无愧是马拉喀什的灵魂与精髓。这个充满中世纪阿拉伯风情的广场,可以说从日出到深夜都热闹非常,随处可见的印度耍蛇人、出售香料茶叶的阿拉伯人、讲故事和算命的摩洛哥老人,各种卖艺表演,还有数不清的买卖食品、饮料、服饰、地毯、摆设、皮革、手工艺品的小摊位,以及看热闹如我们的游客,让这个千年古城焕发出无穷生命力。
马拉喀什处于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但城内却呈现出一派浓郁的热带沙漠的绿洲风光。柑桔树、橄榄树、棕榈树和各种果树郁郁葱葱,气候暖和。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的故乡”。
在红城马拉喀什之中,马若雷勒花园那一抹艳蓝是让人挥之不去的记忆。花园确实不大,但在阳光映衬下,又总有让人驻足凝望取景留影的地方。这个欧洲人在非洲建的花园,从热带的掌、带的葵树、喜阴的毛竹,跨越不同气候的植物,在这片沙石的土地上共生共乐,本身就是奇迹。
马若雷勒花园的出名,不仅仅是由于花园本身的绚丽多彩,更是由于花园的主界知名。这个花园前后属于两任主人,第一任主人插画师马若雷勒用了毕生精力设计建造了它,使其成为20世纪最神秘的花园之一。第二任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洛朗,他使这座花园更闻名于天下。1980年,他无意中在马拉喀什发现了马若雷勒花园,立即疯狂地钟情于它,并与伙伴皮埃尔贝尔热共同买下了这个花园。他们竭尽全力地修复花园,还在其中建立了伊斯兰文化博物馆。直到2008年圣洛朗去世,他的骨灰就撒在这个他生前最爱的花园里。姓刘女孩名字大全他也要和他亲爱的花园在一起,在花园的一个角落里,立着一块碑,写着他的名字以及一句话“安静。是的,请安静,伊夫圣洛朗长眠于此。”
一个很不熟悉的城市,但它却是摩洛哥的首都。濒临大西洋,与菲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起一直是摩洛哥首都。现存老城为18世纪所建,新城于191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后兴建。四面高墙围绕着拉巴特,拥有宽阔的林荫大道和宏伟建筑。有些地方令人回想到拉巴特曾经辉煌的历史,例如乌达雅城堡。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和哈桑塔位于首都拉巴特市中心。穆罕默德五世是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逝世于1961年。陵墓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竣工。墓室内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陵墓极尽奢华,装饰展现着伊斯兰艺术最繁华的一面。但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躺在这繁华中的不过是几具尸骨。时光终究会抹去一切,留下的只有在空中不断回响的风声。
陵墓正面是拉巴特的象征——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遗址。站在广场上,看那遍地的石柱和大地震后依然挺立的高塔,不难想象这个曾经作为世界最大的清真寺的是何等宏伟。如今所有的一切已消失在时光里,只有这些遗迹在诉说故事。
乌达雅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是一古城堡建筑群。始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城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民居和街道,蓝白相隔的街道与天空相互映衬,曲径通幽, 及至海边,你可以在这里惬意地吹着大西洋的海风,安安静静的呆上一个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