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创造的票房让无数人叹为观止,而在无数人为之叫好喝彩之余,也总是有少数人竭尽所能对之进行贬低和挖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露出自己的“卓尔不群”和“众醉独醒”。随着美国战争史诗《敦刻尔克》的上映,这些人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玩命地捧《敦刻尔克》来贬低《战狼2》,似乎欣赏前者比看后者的人更“”更有“品位”一般。
《敦刻尔克》到底拍得如何,是否真如某些影评中所说的那样“比《战狼2》好看一万光年”,我想广大观影人群最有发言权。不是说少数几个评论者拼命拔高和就有用的,咱们最后且看评分就是了。退一万步讲,就算《敦刻尔克》能够名垂青史,难道就能因此而说明《战狼2》的不堪吗?《辛德勒的名单》很棒,但妨碍《勇敢的心》的优秀吗?《卡萨布兰卡》很好看,但能就此来贬低《钢锯岭》吗?非得把两部本来没什么可比性且不相干的片子放在一起捧一个贬一个,本身就是透顶的行为。
有的者说,《敦刻尔克》的主题是“反战”,而《战狼2》在“”。我的天,“双标”还能再严重一点吗,选择性失明还能再过分一点吗?《战狼2》里描绘了非洲某国内战中的与动荡,难道不是在要珍惜和平远离战争;《战狼2》里刻画了工厂里非洲工人欢快地围着篝火跳舞,难道不是在凸显着战乱频繁的土地上暂时的和平多么可贵和美好;《战狼2》里有点战争场面就成了“”,那么《珍珠港》、《钢锯岭》包括《敦刻尔克》里硝烟弥漫横飞的场面就不“”?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设计,搁在进口里就是“反战”,搁在国产片里就是“”,者不觉得自己在啪啪啪打脸吗?
更何况,“反战主题”也要辩证地来看。别忘了,老祖除了说过“好战必亡”,还说过“忘战必危”。捧着一碗“反战鸡汤”到处附庸风雅崇洋媚外,并不能显得您格调高!
说到底,某些人就是骨子里撇不开“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态。《战狼2》再好,也是中国人导演和出演的国产片,《敦刻尔克》不论如何也是美国知名大导演的“力作”,为了标榜,为了显得自己比较有格调,当然捧洋贬华。这就好比当年郑渊洁先生的“恶作剧”,在作家笔会上那些装腔作势的家伙,随便编了一个洋名字说是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结果还真有人搭茬说看过这个压根不存在的作家的书,何其和可笑?
记得在宣传《战狼2》的时候,吴京曾经恨铁不成钢地说过,有的人跪得久了,已经站不起来了。在对待国产电影和进口的态度上,也再次验证了某些人的确有这样的毛病,而且已经病入膏肓。看电影,不妨就从电影本身出发,别整天琢磨着电影姓华还是姓洋。都什么年代了,还搞“的一切都比中国好”,太LOW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