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孟立秋:从小深受江苏人文环境熏陶

※发布时间:2019-5-23 5:09:3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看到她的第一眼,这是一位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子,温婉、娴静。打开话匣子后,作为学者的思辨睿智、谦逊严谨魅力,很快便展露无遗。在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前夕,大会受邀嘉宾,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前副校长孟立秋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采访。这是一位从江苏世界的女科学家,虽远赴海外30余年,却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孟立秋说,“从小深受江苏人文环境的熏陶是我一生的大幸!”

  孟立秋,江苏常熟人,1988年取得国家公派留学生资格赴留学;1998年成为皇家工学院教授,同年获聘慕尼黑工业大学地图学终身教授;2011年和2013年先后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2006年至2014年,孟立秋教授先后担任慕尼黑工大土木学院常务副院长和常务副校长,主管国际关系和校友联盟,是首位跻身高校最高管理层的华人。

  孟立秋是慕尼黑工大土木学院自成立130年以来,首次在教授团队中出现的女性与外国人,后来又成功竞聘慕尼黑工大副校长一职,成为首位跻身高校最高管理层的华人。海外工作、教学30多个年头,对于故乡,孟立秋谈起就不愿放下了。

  她曾用“每个人都会染上家乡水土的色彩”,来形容游子与家乡的关系。在孟立秋的人生历程中,吴侬软语和晴耕雨读的文化传统,早已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在出席学术、文化交流等各类场合时,孟立秋或着旗袍、或穿中式优雅套装,简单随性,处处散发着江南水乡女子的温婉气韵。脸颊上挂着浅盈盈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

  “从小深受江苏人文环境的熏陶是我一生的大幸,浸染其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读书静思的习惯。有知识作伴走南闯北,遇事不会慌张。”谈起家乡给予自己的馈赠,孟立秋十分动情。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如果说世界是一本厚书,那么江苏只是其中的一页。“只有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才有可能读懂这一页,并且通过对比来了解这一页哪些部分是精彩的,哪些部分需要进一步发展可以变得更精彩。”

  离开山清水秀的家乡到外地求学、离开国内教职到国外深造、离开学术界到工业界、又从工业界返回学术界孟立秋已勾勒出的人生轨迹,在眼里,有些“”了。但也是因为这份“”,让这位女科学家生命中多了几分“传奇”色彩。

  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她将这些总结为“不安于现状的迁移行动”。孟立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我们更上一层楼是为了穷千里目,而不是把竞技者比下去。”她说,自己更喜欢往前走而不是往上走,卸下负担轻装赶。

  对于令人羡慕的传奇人生,孟立秋却有自己的理解,“成功”这个词,在她的脑海里其实是个抽象、遥不可及的概念。而“失败”反倒是常客,不请自来,而且迟早会来。“我觉得,人们越是不在乎成败,反倒更有可能创造出眼里的传奇。”

  离开家乡30多年,每次回到江苏,孟立秋都明显感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更强烈了。“衣食住行越来越方便、城乡差别越来越小、街头巷尾说普通话的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健身意识越来越浓”说起家乡的变化,孟立秋连用了多个排比。她告诉记者,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江苏与的双向流动和沟通日渐频繁,也说明了人们在追求更高层面的物质和生活。

  在孟立秋的心里,家乡常熟是鱼米之乡,更是书香之乡。早在明清时期,常熟就盛行私家藏书 , 被誉为“中国藏书之乡”。在最近一趟归乡旅途中,她来到了古里镇的“铁琴铜剑”楼。在这座私家藏书楼,她感受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传统。孟立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一位普通学者的角度,希望家乡人人都来关心藏书楼等文脉的和建设工作,让家乡世代代保持尊重知识于学习的习惯。

  今年参会期间,孟立秋将参加紫金山科技论坛以及苏州分会场关于“数字经济”的活动。她表示,将尽可能多地在会场内外了解江苏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了解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现行政策。同时还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与会嘉宾分享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些范例。

  “这次的江苏发展大会不是单纯的苏商大会,科技界和教育界代表的出席,意味着我们将更加前瞻性地用全球的视野来认识江苏的独特性及其发展的优劣势。”孟立秋认为,“ 如果说经济发展决定着我们今天的生活,那么科技进步则决定着我们明天和后天的生活。”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

   文章来源于弘易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