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代民俗文化表现为:节日文化的盛行、生产与生活习俗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等。
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与发展,主要表现为:节日庆祝活动丰富多彩;节日礼俗内容广泛;节日娱乐活动多姿多彩。
宋代民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与研究,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
节日是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经济、文化等情况,体现了的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等。
它源于上古时代“年”的说法。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认识尚不充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协调、不和谐甚至是相反的现象。
为了,人们与之作斗争,于是有了“年”。人们把一年中一些值得庆祝的重大事件或活动都集中到一年之中,加以纪念和庆祝,使其具有特殊意义。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春节这一节日。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岁首第一天,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端午节是我国流传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先秦时期,端午与七夕、中元并称为“三大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节日之一,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在汉代以前已经形成,屈原是我国伟大诗人之一。
节日庆祝活动是宋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与发展。宋代节日庆祝活动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祭祀、宴饮、游艺等。
宋人过节“多设一斋”。他们在斋室中陈设祖牌位,设香案于席前,焚香祭神,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
祭品主要有牛、羊、猪三牲,此外还会准备好其他祭品。宋人还会举行各种宴会,以表庆贺。南宋时“凡为室者皆赴殿请寿,谓之寿筵”。
宋人过节有赏灯的习俗。元宵节赏灯是宋人传统习俗之一。宋代赏灯活动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点花灯、悬彩灯、打彩灯等形式。
元宵节赏灯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气氛,也为宋代民俗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与活力。
宋代“诸神祠皆设坛场,岁时奉祀”。祭祀时,“多设一斋,陈其神位,设香案于席前”。此外,宋人还有祭祖、上坟等习俗。
上坟时所带之物有酒、肉、纸钱等。“清明扫墓谓之踏青”。人们在扫墓时一般会携带酒肉、纸钱等祭品到墓地进行祭祀。清明上坟时“多置酒以酬土神”。
宋代还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示纪念,如在祭祀之前会“设香案于席前”,焚香祭神。“设香案于席前”是宋人节日期间重要的一项庆祝活动。
宋代的宴饮活动,有宴会、生日宴会、贺寿宴等多种形式。其中,寿宴最为普遍。北宋时,帝王或朝廷,“上寿则赐宴,亦称寿宴”。
北宋时,每逢重要节日,会举办祝寿活动,“至日则亲率文武百官赴殿贺寿”。南宋时,室与大臣会举办各种宴会来祝寿。
宋代的生日宴会主要是为帝王和室举办的。生日宴会通常会有盛大的歌舞表演和精美的菜肴。宋代生日宴会主要有宴饮、祝寿、赐宴等形式,其中祝寿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节日是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间段里,人们会举行各种游艺活动,以达到娱乐身心、缓解压力的目的。
宋代的行乐类游艺活动包括很多种类,如音乐类有音乐、舞蹈、杂技等;游戏类有蹴鞠、角抵、马球、射覆等;棋类有围棋、五子棋等;还有娱乐休闲的项目,如打马球、蹴鞠等。
在这些活动中,人们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促进了交流与交往。宋代的射艺活动十分盛行。据史料记载,宋代节日期间常举行射艺活动。
《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北宋都城开封的射艺活动:“每到元宵佳节,开封府前一人设一大圆平台,以竹筒贮箭,人发各以目射之”。
宋代社会大变革,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礼俗文化作为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断发展变化。宋代礼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国家到地方,从皇家到民间,都有很多礼俗内容。
这些节日都有一些习俗和活动:元旦要“挂灯”;端阳要吃粽子;重阳要“登高”;冬至要“吃汤饼”等等。
节日礼俗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生产、生活、交往等方方面面。例如,除夕要贴春联。春节期间要贴门神、春联和福字,以此来驱邪避凶,正月初一开始要拜祖。
宋人称此日为“人日”或“人胜节”,人们会穿上新衣出门游玩,有的还要到祖庙拜祭先祖。春节期间的礼俗活动主要有:祭祖、贺节(元旦和春节)、贴春联等。
元宵灯会也是宋代礼俗的重要内容,宋代元宵灯会在朝廷的下盛行一时。清明扫墓也是一项重要的礼俗活动。
这些节日礼俗活动主要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婚丧嫁娶礼俗、祭祀礼仪民俗等;在这些节日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十分频繁,关系十分密切。
婚丧嫁娶礼俗是宋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礼俗内容之一。婚丧嫁娶礼俗有哪些内容?其表现形式是什么?从宋代的祭祀礼仪到民间的婚礼仪典,都有详细记载。
宋代民间婚丧嫁娶礼俗表现为:民间婚丧嫁娶仪式既隆重又简单。隆重主要体现在婚礼仪式中,主要包括迎娶仪式、迎娶新娘仪式、婚礼庆典等环节。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在节日礼俗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宋代的元宵节、清明节等节日就是在城市中举行的。
宋代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礼仪和风俗活动:如皇家祭祀礼仪、宫廷宴会礼仪等;民间丧葬礼俗等。
这些特殊礼俗和风俗活动是对传统习俗进行继承和发展的结果。随着宋代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宋代城市居民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方面也更加突出了,各种不同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宋代节日礼俗内容丰富多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景象。
总之,宋代节日礼俗文化具有丰富内容和鲜明时代特征,它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成为古代民俗文化发展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节日活动中,人们除了庆祝活动,还要进行娱乐活动。宋代节日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花会、灯会、棋会、杂耍、耍猴等。
宋朝元宵节灯节期间举行的灯会,规模盛大,持续时间长,有“灯火万家”之说。耍猴也称“耍狮子”或“耍龙灯”,在春节期间举行。
宋人非常重视耍猴活动,每逢过年过节,都要举办耍猴活动。宋代耍猴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以欢乐为主题、以娱乐为内容、以表演为主要形式。
宋代杂耍活动主要有:顶碗、翻筋斗、抛绣球、踢绣球、走钢丝、走索、走索车、走索马、跳驴等。其中,抛绣球是宋代杂耍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
抛绣球,又称“抛绣球选婿”或“抛彩球招亲”,在宋代十分盛行。抛绣球表演形式多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文有武。
抛绣球表演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向观众抛出一个空球,观众用手接住;另一种是用绳索将一只小球吊起来。女演员在空球上表演各种技艺,如走索、走钢丝等。
宋朝杂耍的另一种形式是“耍猴”。耍猴在宋代十分流行,主要是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东京梦华录》记载:“每至元旦,皇城内外诸班艺人及杂戏于端门街卖耍猴者。”
棋会,是指在节日活动期间举行的棋类比赛活动,目的是为了娱乐。棋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朝廷举办的棋会,一种是民间自发的棋会。
两种棋会都有较高的水平,有不同的比赛规则。朝廷举办的棋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宫廷内举行,另一种是在之外举行。
举办的棋会一般比较正式,朝廷大臣和宦官也会参加;民间自发举办的棋会一般没有固定规则,有输赢、有娱乐之意。
北宋末年,民间自发举办的棋会就很多了,有“小元宵”、“小正月”、“小重九”等。南宋时,民间自发举行的棋会就更多了,如《武林旧事》中记载的“元宵灯节”、“西湖春社”等。
宋代杂技表演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原始社会,经夏商周至两汉,发展到唐宋时期。杂技是在杂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宋代,杂技表演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
宋代杂耍艺术空前发达,表演内容丰富多彩,演出形式多种多样。宋杂耍主要有:走马、踏歌、杂耍、吹弹、角抵等。
其中走马是主要表演形式,每到节日或大型活动,宋杂耍艺人们会在街头走马表演。南宋时期,走马艺人们还会在夜晚进行走马表演,即在夜色中进行走马表演。
宋代的杂技演出多为娱乐性质,有的还具有表演和竞技双重性质。宋代杂技中的走马是指艺人们在马背上表演的一种杂技表演形式。
走马时艺人们要身着华服、头戴华冠、手执彩旗或绸缎等,边走边跳,犹如“轻车骏马”。走马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节目,但因其惊险刺激又受百姓喜爱。
宋代杂耍艺人在街头、店铺中演出,并不是为了谋生和赚钱,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娱乐需求。宋代杂耍艺人们把自己的欢乐与幸福带给了观众们。
宋代民俗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节俗、礼俗、文娱活动等,也有生产与生活习俗等。宋代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深入研究宋代民俗文化,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宋代社会的生活状况,进一步认识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一是一些史料不够完整,有的史料还存在多种记载;二是对一些重要习俗和节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对一些特殊节日的研究就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深入研究宋代民俗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