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专家谈】不宜将国家通用语言称作“国语”“语言”

※发布时间:2018-10-26 7:12:2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姓刘女孩名字大全

  现代意义的“国语”概念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间,19世纪末,中国学者将“国语”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用“国语”指称汉语标准语。20世纪50年代,中国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出发,同时兼顾语言使用的实际需要,将现代汉语标准语确定为“普通话”,而废弃了“国语”这一称法。

  20世纪8090年代,港澳台歌曲风靡一时,与“粤语歌曲”“闽南语歌曲”相对应的“国语歌曲”这一名称也严重泛滥开来,直到今天,人们在口头上还常这样称呼,互联网中这一说法也比比皆是。这一说法实际上存在较大问题,不仅将“粤方言”“闽南方言”称为“粤语”“闽南语”,而且将“粤语”“闽南语”与“国语”并列,容易产生,不仅成为国外学者将我国汉语方言划分为多种语言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将“国家通用语言”简称为“国语”的直接诱因。

  200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采用了“国家通用语言”这一说法。这是一个法律术语,主要是从语言功能角度说明“普通话”的使用范围,着重强调的是其在国内的“通用性”。“国家通用语言”这一说法产生后,由于其较长,口语称说不便,一般人就将其简称为“国语”“通用语”“国通语”等。我们在一些民族地区调研时就发现,很多将“国家通用语言”简称为“国语”,甚至一些官员也这样称呼,也有极少数文件将“国家通用语言”直接称为“国语”,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因此,我们需要厘清以下几点:

  “国语”“语言”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观和我国民族平等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并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中华人民国》“中华人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的和利益,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都有保持或者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这些从根本上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政策。“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是我国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的重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观和我国语言平等政策活的灵魂。过去,我们之所以没有沿用“国语”这一概念,也从来没有指定“语言”,就是从这一重大原则出发的。

  “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与“国语”“语言”概念内涵不同。“国语”这个概念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它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或者刚时,某些国家或地区用来指称国内主要民族语言的,是从语言地位规划角度提出来的概念,说明这种语言具有某种,主要的是这种语言的地位。“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主要是从语言使用功能角度提出来的,主要的是语言在国内的流通度和使用问题。两者内涵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语言”是指定行为,我国从未指定任何一种语言作为语言。我国法律中最常用的就是“普通话”和“国家通用语言”,这是由我国语言政策和语言实践长期形成的,也证明是正确有效的。

  使用“国语”的国家或地区很多了多“国语”道。世界上使用“国语”的国家或地区实际上并不太多,而且这种工作在建国初期就已基本完成,此后大多是新增“国语”。除了日本、法国外,确立“国语”更多的是像阿尔巴尼亚、南非、玻利维亚这样民族成分较复杂、从前是殖民地的国家,他们初期国内主要语言为“国语”或“语言”,后来迫于民族主义压力,后来逐渐新增“国语”“语言”,甚至将国内所有语言都确定为“国语”“语言”,像南非最新确定11种语言为“语言”,而玻利维亚确定国内所有民族语言为“国语”。在多民族国家或地区逐渐新增“国语”“语言”,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这一做法对我国的影响。我们不能盲目照搬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做法,自乱阵脚。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有“语言”“国语”。世界上大约有近一百个国家使用“语言”“国语”说法,其中大多是殖民地国家,他们在时,由于国内民族成分复杂,又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人口比例占绝对优势,不得不采用殖家的语言作为“语言”,同时为了安抚国内主要民族,同时将国内主要民族语言确定为“语言”或“国语”,如印度、新加坡、南非、巴西等。同时世界上有更多的国家并不明确“语言”“国语”,尤其是一些大国,更是如此,如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他们并没有通过法律手段指定英语的“国语”“语言”地位,而是遵从语言实践和语言习惯。

  总之,从我国民族关系、语言国情和传统习惯来看,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说成是“国语”和“语言”,而应以《》和我国法律法规为准绳,遵从语言实践和语言习惯,从语言功能和使用角度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作用。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