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游记《神秘国度》之二:从卡萨布兰卡到索维拉

※发布时间:2017-5-16 18:26:0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摩洛哥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所以有必要先来认识下国王陛下---穆罕穆德六世(摩洛哥王国阿拉维王朝的第22位君主)。摩洛哥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所以有必要先来认识下国王陛下---穆罕穆德六世(摩洛哥王国阿拉维王朝的第22位君主)。

  我们抵达摩洛哥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国王无处不在。从机场到酒店、从街头到寻常百姓家,当然还有纸币,处处都是国王英俊亲民的形象。

  首先,摩洛哥是在他的爷爷穆罕穆德五世和父亲哈桑二世国王手上实现的。他们都有着极高的。

  其次,穆罕穆德六世深受教育影响,是一位非常的国王。不再像他的父辈那样成天穿长袍戴土耳其帽,而是敢于打破一些禁忌,穿着西服,开着敞篷车,与亲近。加上本人年轻时又很帅,因而被国民奉为明星,甚至有了爱称“酷国王M6”。可以说,作为伊斯兰国家,摩洛哥的化与他的推动有何大关系。

  第三,也常有传奇色彩的。 2001年10月,身为国王的穆罕默德六世破天荒地发布公告,宣布即将与平民女子萨尔玛(一位IT工程师)成婚,并首次对外公布了未婚妻的名字、年龄和家庭背景。 这在传统的保守的伊斯兰国家常罕见的。所有的摩洛哥人都为阿拉维王朝如此处理王室婚礼的做法感到而兴奋,因为近四百年来,对该国普通百姓而言,摩洛哥王室始终十分神秘,遥不可及。人们几乎看不到上关于王室私生活的任何报道。摩洛哥本是一个一夫多妻制的国家,穆罕穆德六世的父亲就有30多位后宫佳丽。但默罕默德对这位爱慕有加,于是乎就发生了在小说中才可能发生的一幕,他不要后宫三千,只要萨尔玛一人!而且,还就此废除了一夫多妻制!!!

  更为可贵的是,婚后的萨尔玛,并没有因为受到格外的宠幸就恃宠自骄,而是成为了女权主义者,为阿拉伯女性争取更多的和。

  没错,阿拉伯人就是擅长写童话。说到童话,我们熟知的那些欧洲的童话故事其实是深受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的影响。童话中的那些英俊的白马王子,原型就是阿拉伯王子。

  一个冷知识:穆罕穆德是伊斯兰教先知的名字,维吾尔族多伊斯兰教,于是也像大多数穆斯林一样取名穆罕穆德,但在翻译中逐渐演变成Mamat,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买买提”。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经济和交通中心,也是最大的城市。我们的酒店就在市中心。这座城市古称“达尔贝达”,18世纪被西班牙占领后,称为“卡萨布兰卡”,意为白色的城市。在摩洛哥之后,卡拉布兰卡已经恢复了古名“达尔贝达”,但“卡萨布兰卡”的名头实在太大。以至于只知卡萨布兰卡,不知达尔贝达。

  剧中最重要的场景就是Ricks cafe(剧中的咖啡馆是在美国好莱坞影棚里搭建的)。我们从酒店出来,走了10多分钟,就来到了地图上标注的,这是一个丁字口。但由于店名几乎被两棵巨大的棕榈树遮挡的严严实实。正当我们东张西望时,一位当地人看我们是游客,热情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法语,打着手势,示意这里就是我们要找的咖啡馆。

  也许很多人并未注意到,这部电影就拍摄于故事所发生的年代:1942年,二战如火如荼的时候。那时法国还是摩洛哥的国。由于是战时,只拍了不到3个月就出品了。但由于剧本扎实(关键是应景),演员演绎出色,1944年该片在第16届奥斯卡颁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项 。2007年,美国好莱坞编剧协会评选了史上“101部最伟大的电影剧本”,该片排名第一位。

  摩洛哥盛产红土,因而陶制品很多。边,不时会出现一些商铺,那种有着像帽子一样尖顶的陶器随处可见,它们是做什么的呢?

  中午时分,我们停在一个小镇,找了一家本地人多(基本没见到游客)的街头餐馆,准备吃午饭。这是在摩洛哥的第一顿正餐。那一排炉子上架着的,正是我们刚在上看到的那些陶器。原来,这正是摩洛哥最传统的美食:塔吉。作为摩洛哥的原住民,柏柏尔人的饮食习惯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摩洛哥人的饮食。

  “塔吉” 在阿拉伯语中,既是指这种陶锅,也指陶锅所细火炖煮的料理。由于当地水资源不足,因此发展出这种特殊造型的炊具。大大的三角锥锅盖创造出空间让食材的水分在锅内流转,充分发挥食材美味同时也保留的珍贵的水分,锁住食材的原味及营养。

  让我们惊喜的是,这层层叠叠的蔬菜下面居然还有一层大块的牛肉。难怪肉汁味这么浓!再配上很有嚼头的Pita面包(类似于新疆的馕),真是价廉物美!

  不过,这第一次吃摩洛哥菜就遇到了问题,因为店家没有提供任何餐具!这并不奇怪,因为当地人都是直接用手的!幸好我们自备了筷子。不过,没过几天,大家也就入乡随俗,直接上手了!

  一上,很多水果摊。光照充足的地方,水果甜份自然也足。这里的橙子又大又甜,关键是很便宜,人民币不到5元就可以买上一公斤,以至于一上我们拿橙子当水喝。

  一上,当地人都非常友好。我们停车买橘子时,这位驾着马车的大叔正在树荫下歇脚,看孩子们围着小马看个不停,便解下绳子,给孩子们骑。

  从第一天开始,蜀黍就是天天见。多是例行检查,但也有几次因我们无意中违章被拦下,给我们的印象常敬业和专业。有一次,我们在车中手持摄像机采风时,镜头扫到两位执勤的,大概也就1-2秒钟,但还是被他们立即发现。我们以为车速快,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没想到在下一个口,还是被拦下了。地告诉我们,在摩洛哥不能拍,直到看着我们把那个镜头删掉才放行。

  我们自驾过4个地方,、美国、冰岛和挪威,冰岛和挪威不用说,人烟稀少,根本没见到。美国和的很多,但平时都看不到的,躲在一个隐蔽口,但一旦你违章,立即闪着警灯追上来。

  不知是否与近期的安全形势有关,摩洛哥的是随处可见,我们每天都会被拦下,查验行驶证、护照和驾照。违章也是必被查,不论是没系安全带,还是实线超车,不能有丝毫侥幸。有一点不明白,上没有任何摄像头,他们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吃塔吉,买橘子,骑驴子,被拦.......就这样一走走停停,5个小时的车程,大约走了6个多小时。日落时分,我们赶到索维拉。相较马拉喀什、菲斯、舍夫沙万而言,索维拉并不是摩洛哥的热门旅行目的地,国内驴友去的较少,攻略也不多,所以我们最初的计划中并未排进行程。幸好一位曾常驻摩洛哥的华为公司的朋友向我们推荐,在此感谢!

  索维拉(Essaouira)濒临大西洋,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美如画”。在卡萨布兰卡兴起之前,索维拉是摩洛哥最重要的港口。索维拉也许没有摩洛哥最好的海滩,却有着最著名的风,号称“非洲风城”,每年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冲浪爱好者。同时,也会吸引很多艺术家气定神闲的漫步其间。

  车只能停在古城外,古城外有一个小广场,傍晚时分,非常热闹,各种玩杂耍的“民间艺术家”,游客也乐在其中。

  索维拉古城堡建于16世纪葡萄牙占领时期,因其濒临大洋,又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完全符合《的游戏》中的场景设定。在第三季中,索维拉就是剧中的阿斯塔波城-----在这里,龙母“卡丽熙”招募了无垢军团。

  由于摩洛哥西临大西洋,所以大西洋沿岸的日落都是以壮阔的大西洋为背景,于是平添了几分壮美。索维拉的城堡日落号称是“摩洛哥第一落日”,不过丹吉尔的非洲之洞日落、拉巴特的大西洋灯塔日落也毫不逊色。

  酒店位于老城(麦地那)。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地形复杂的老城区,不过回想起来,跟后面的菲斯和拉巴特相比,索维拉的老城算是最简单的了。去之前听有网友说谷歌地图在这里用不上,我们还挺纳闷。地图上明明标明了各条小的,为什么会没用呢。到了方知,并不是谷歌地图的问题,而是由于小巷狭窄,纵横交错,错综复杂。卫星定位只要差个10米,可能就指向几条巷子之外了。幸好当地人非常热情,在他们的指点、谷歌地图指明方向,以及酒店老板出来迎接的三重帮助下,我们终于在上灯之时找到了位于一条深巷的酒店。

  这是一栋三层小楼,通过天井采光,一楼餐厅、会客厅、壁炉、厨房、储藏室、洗手间样样俱全。二楼和三楼是客房。不管外面怎么破旧脏乱,但家里必定是整洁、舒适。(与在尼泊尔、秘鲁时有同感)

  毕竟是冬天,晚上还是挺凉的。房间里都备有电热油汀等各种取暖设施。而客厅就靠这壁炉了。一张,几块干柴,屋里顿时温暖起来。

  由于事先知道有厨房,所以我们在卡萨布兰卡的大超市采购了食材。1个半小时后,一顿中餐端上了餐桌。(右图为第二天酒店提供的早餐)大家本想喝个啤酒庆祝一下,但几乎跑遍老城也买不到一瓶酒。穆斯林禁酒,就是这么严格。摩洛哥的瓷器花纹各不相同,纯手工制作,每个都是独一无二,但件件都是艺术品,非常漂亮。联想起在土耳其也见到过非常精美的彩色碟子,是因为大家都受地中海的文艺气息熏陶,还是与伊斯兰的传统有关呢?

  阳光足球少年。摩洛哥的足球基础非常好,除了本国球队,大概最爱的就是西班牙队了,特别是巴塞罗那俱乐部。

  古城一隅。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完全在地震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城市。1960年2月29日,一场持续仅15秒钟的大地震把这座城市彻底摧毁。

  在鱼市边上这座蓝色小木屋写的是索维拉的曾用名---摩加多尔。1912年,索维拉成为法国的领地后,曾改名为“摩加多尔”。摩洛哥之后恢复了索维拉的名字。

  他们可能物质上并不富有,但这种恬静和舒适,恐怕也是很多在大城市终日忙碌,雾霾和信息轰炸之苦的人们所羡慕和向往的吧。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