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1942年的回忆的爱情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4-6-23 15:48:41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卡萨布兰卡》上映于1942年,它是二战期间好莱坞票房最成功的影片,依靠紧张的情节、流畅明快的叙事节奏、风趣幽默的对话以及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获得观众的普通认可,成功获得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项,并于200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史上一百部最佳影片”之一。

  可以说,卡萨布兰卡做为一个地点象征,已经成为全球影迷心中的爱情圣地。电影改编自一出舞台剧《人人都去里克酒店》,由于当时没有彩色胶卷,所以画面仍是黑白影像,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其“经典”的传承,很多人更是无数次的反复观看来体会其中有趣的对话和鲜活的人物形象。

  今天,我想从背景隐喻、角色魅力、经典原因、主题四个部分来解析一下这部经典电影的魅力所在,体会那段战争岁月中的爱情氤氲缭绕。

  卡萨布兰卡是北非摩洛哥地中海边一座风光旖旎的城市。二战期间由于盟军在这里完成登陆,瞬间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这部影片仅仅用了59天时间,耗资9.5万美金便告完成,除了在机场迎接德军的场景是外景外,所有场景都在摄影棚内完成,可是在所有观众印象中,里克的酒吧却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场所,成为北非国家的象征,这与其时代背景和象征隐喻不无关系。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北非摩洛哥不免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里充满了神秘的阿拉伯世界风情,影片开头近似纪录片风格的描述就满足了观众对于故事发生地的好奇心。在二战时期,卡萨布兰卡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通过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中转站和必经之地,而在很多欧洲人眼中,这里也是致命的难民避难所,可以规避战争的,成为心灵的栖息地。

  正因如此,这里成为了一个混杂的“江湖”,着各色目的旅客,无论是亡命的赌徒还是新婚的夫妇亦或雇佣兵团都将这里看作国际化的大都市,它也是通过之的理想国度。影片中数次出现的“每个人都会去里克的酒馆”也象征了荒漠之中的一汪清泉,这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旅客到来。

  卡萨布兰卡被赋予来理想乐土的隐喻,在这里,旅客有选择的:隐藏在的神秘国度,还是前往心中、美好、幸福的美国亦或者其他国度。由于这份美好的期待,让所有途经此地的人士在焦躁的战争年代更加渴望对的向往,等待着之门的打开。这种神秘的异域风情加上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让影片温婉动人,也更加深了观众对卡萨布兰卡内心的向往。

  里克·布莱恩身为美国人,却开了一家成功的酒吧,受到了卡萨布兰卡人民的爱戴。他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不是通过能言善辩,不是通过高大英俊的形象,反而脸上有道刀疤,的面容底下却隐藏着一颗的心灵和敏捷的思维,他身上的神秘色彩与卡萨布兰卡城市的气质极其相似,象征着白手起家的梦想实现之。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美的存在分成三种不同的形式: 现实的美、想象中的美以及艺术中的美。在里克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就是现实之美,这是通过形象的塑造达到的,外表之美往往转瞬即逝,而心灵之美则代表了。

  里克的人格魅力体现在用情至深上,既包括了爱情,也包括了友情。对伊尔莎的爱,可以用“赴汤蹈火”来形容,这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一个可以自己生命去换取爱情的人,无疑是感人至深的,而他的又体现在明知伊尔莎发生了,依然勇敢的放手,成全了一对有情人。“放手之爱”往往比“得到之爱”更加刻骨铭心,但在里克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释然和关怀,显然他内心的痛苦无人知晓,但却深深打动到每一位观众。

  里克与黑人山姆的关系亦师亦友,山姆是最懂里克内心的,但面对这样一个铁骨柔情下侠客一般的人物,山姆无需多言。山姆深知故事的结局却不愿吐露,无疑为影片增加了强烈的悬疑色彩,而里克对他这么多年的信任和友情也侧面了里克为人的胸怀宽广和不拘一格。

  如果用雷诺上尉的原话来形容,那就是“玩世不恭的外壳里,包藏着一颗感情用事的心”,里克平时的漫不经心其实是一种自保行为,他前面表现的自利既有隐藏内心的作用,也表明了爱情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甚至可以用性命去交换,如此的欲扬先抑手法很好的塑造出个性鲜明、有勇有谋的里克形象,让结局的反转创造了更加震撼的艺术效果。

  影片故事本身并不复杂,这是好莱坞最为惯常的一种爱情故事,在复杂中通过两男一女的“三角恋”爱情的珍贵和主人公品德的,但为什么这部影片能从无数影片中脱颖而出,保持着近80年的艺术长青呢?显然绝不仅仅是故事自身的力量。

  好莱坞著名导演乔治·库克曾说过“给我一个好剧本,我可以做一个十倍好的导演”,由此看出剧本对于影片的决定性作用,《卡萨布兰卡》的剧本由六七个编剧共同完成,在开拍前还没定稿,于是边拍边改,在拍摄的最后一天才决定了结尾方式。这可以视作对艺术至臻至美的追求,不达到最佳效果,剧本就始终处于修改完善的过程中。

  同时,编剧菲利浦和朱利斯·艾泼斯坦是双胞胎, 最擅长通过简洁风趣的对话刻画人物性格,里克幽默风趣的台词就是出自他们之手,比如这段对话“昨晚你去哪儿了?”里克:“过去太久,不记得了。”“今晚能见到你吗?”里克:“从来没有那么长远的打算”。再如这段对话:“你为什么到卡萨布兰卡来?”里克:“为了泉水”。“泉水?这儿都是沙漠呀?”里克:“我受了广告的骗”。

  如此有趣的对白配合当时动荡的,让鲍嘉的演绎更增添了几分洒脱的成分,也让原本在百老汇舞台上默默无名的鲍嘉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际巨星,而他那时已经37岁,可以说丰富的自身经历和的舞台让鲍嘉将里克身上深沉、忧郁、真挚、稳重的劲头活灵活现展现了出来,让观众过目不忘、历历在目。

  此外,著名的音乐人伯蒂·希金斯创造的《卡萨布兰卡》同名歌曲也打开了观众对于理想爱情的憧憬,在东南亚等国家传唱至今,里面的歌词很有意境,比如“我们手握着手头上扇叶旋转,里克咖啡馆的烛光,阴影里,避开密探,摩洛哥的月在你眼中,老式的雪佛莱车上,光影迷离我们在制作梦幻”,伯蒂是歌德的重重孙,写起歌词来意境高远,引人入胜,与电影高度重合,意犹未尽。

  主题一直贯穿在整部影片之中。伊尔莎将里克抛弃在了浪漫之都巴黎,回到了负伤的爱人身边,这就是爱的;保加利亚女孩为了自己的丈夫,心甘情愿献出最宝贵的,这也是爱的;维克多不愿和伊尔莎一起走,而把的机会给了伊尔莎,这还是爱的。可以说,在战争年代,很容易,但是如何却能体现出价值所在,影片在这点上来说做得非常出众,通过悬念的逐层铺设很好地解决了价值的渲染。

  与之相对的是,里克完成了被救赎者到救赎者的角色转变。最开始,他苦苦等待着伊尔莎的到来,绝不相信自己的爱情遭到了,这种迷失是痛苦而长久的,但我们发现,里克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站了起来,反而转变为救赎者,他帮助了保加利亚夫妇,了他们的婚姻,这是一种救赎;他把签证给了伊尔莎夫妇,这也是一种救赎,而此时的他已经不再需要被救赎。虽然身陷,但却发现他得到了最极致的,他的形象成为了的象征,由己度人,这种的经久不衰。

  雷诺局长是法国,他关心自己的利益,在面前常常见风使舵,但是他却在最危急的时刻帮助了里克,可以说,他心中有大智慧,这种智慧也象征了一种,虽然代表了公,但是在与、友谊与之间,他还是完成了的净化过程,与里克的奉献相映生辉,加深了本片的主旨。

  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却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里克和他的朋友们虽然口头上强硬无比,但是在上,他们始终坚守了自己的底线,最大程度地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便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种意义是深远的,也了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无疑这才是人格的最真实体现。

  《卡萨布兰卡》以极低的成本完成了最经典的故事呈现,让全球影迷对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心生向往,并告诉观众要相信美好心灵和纯真爱情的存在。虽然是黑白影片,但其幽默的对话、经典的歌曲、精彩的人物塑造方式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暗示着反战争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