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渐行渐远 再回首已成经典

※发布时间:2018-6-30 6:02:4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文艺百花园中,电影是一朵花;电影百花园中,新闻纪录片、国产故事片、外语原版片、译制片等等,都是园中的花朵。百花齐放,少了哪一朵,都会觉得是一个缺憾。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翻译国外影片,大多只有配字幕的,没有配音的。现在人们说的“译制片”,就是当年由一批专职的配音演员,在非常熟悉外国影片的基础上,对外国演员的台词,一字一句,对准口型,严丝合缝配上普通话,好像外国演员当初拍片时讲的就是中国话,不但话语是中国的,腔调也是中国的。这种片种,很受那些爱看外国电影但外语基础一般的观众欢迎。

  不过,如今走进电影院,情况又有变化,想看外国电影,看到的只有外国原版片,根本看不到配上中国话的带有中国腔调的译制片。尽管有的原版片配上中文字幕,但效果也比不上译制片好,因为只有中文字幕,没有汉语声音,视觉和听觉互相打架,往往顾此失彼,觉得非常别扭。

  人们看不到译制片,就非常怀念译制片。怀念什么呢?第一,怀念上海电影译制厂工作人员的敬业和献身。据我所知,这些配音演员,本来也是话剧演员或电影演员,却要从台前转向幕后,加上他们报酬低,工作辛苦,但他们从舞台、银幕上转身到译制片这门声音艺术,仍无怨无悔,心投入。他们每译制一部影片,都要研究人物,研究故事,研究口型……做足功课,精雕细刻,毫不马虎。在《魂断蓝桥》、《佐罗》、《简·爱》、《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影片中,他们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极有个性的形象,把国外电影中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地介绍给中国观众。

  第二,怀念上海电影译制厂工作人员对艺术的追求。他们名义上做的是外国片的翻译工作,但一刻不曾忘记自己是搞艺术的,担负着艺术再创造的任务。他们对文学中的一些名篇,一些经典作品,抱有,都能认真对待,不损害原著,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形象。

  因此,我以为,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上,译制片不但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要大大当初电影译制厂的创业,使中国电影译制片事业中兴之。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的300多部影片,在申城掀起一股观影热。笔者先后去看了《》、《黑金交易》、《苔丝》等几部、美国、法国影片,其中一些人物对白的中文字幕,不是跟不上剧情,就是显得机械呆板,对比原来译制片中符合人物个性的艺术化配音,总感觉有隔了一层的味道。

  作为引进的国外,要想准确表达人物的性格和特点,须臾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哪怕一个演员动作做得再好,没有语言的辅助,就无法达到一流的人物境界和艺术水准。当年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配音的电影,如《脱险》尚华和于鼎堪称珠联璧合配音体现的法式幽默,《魂断蓝桥》刘广宁、乔榛完美演绎的爱情经典,《茜茜公主》丁建华和施融恰到好处的表现,《佐罗》童自荣表现男主角富有磁性的声音,《简·爱》邱岳峰演绎的罗切斯特,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那一串串耳熟能详、精彩绝伦的对白,那一部部脍炙人口、百看不厌的影片,作为译制片的经典,永远留在我们这代人记忆中,表现出译制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无可替代的审美情趣。

  当然,译制片除了语言,还需导演追求电影原汁原味的,和国产片比较,译制片是更高境界的一种艺术创作。我曾经参观过一些电影译制厂,演职人员除翻译电影对白,还要了解外国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发展,因此译制片是一扇非常好的艺术窗口,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学习世界电影拍摄的重要渠道。盼望在引进电影的同时,多生产一些译制片,以满足国人不断增长的观影需求。 王洪

  虽说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影片总共才700多部,而且受因素的影响,引进的大都是与我国国家制度和人文文化相接近的国家的影片,但毕竟为我国的电影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人文风貌的窗口。加上这些进口片经邱岳峰、乔榛、丁建华、李梓、刘广宁、毕克、童自荣等一批配音演员精彩的艺术加工,使得片中人物对白成为一部部经典,深深地刻入观众的,并铸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段辉煌。

  如今,各式各样的影片纷至沓来,给我国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在这个涌动的年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文化需求日趋多元,许多人已不习惯从外国的影视明星口中说出一口纯正的中国话,他们更喜欢的是影片中的人物对白是原汁原味的当地话。再说,我国自入世以来每年从国外引进的影片单是美国就有几十部之多,如此海量的国外影片若是再按照译制片的制作过程,从前期的翻译,到中期的配音,再到后期的剪辑、合成、复制,花费的成本不要说制作方承受不起,就连时间成本,发行方和观众也耗不起,因为如今的观众看外国片不仅只是了解故事情节,欣赏演员的技巧,享受视觉快感,也是为了尝到原汁原味的外国味道。而对于一些商家来说,更是为了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商机。比如当原版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一出现在荧屏上,剧中人所穿的服饰,所带的首饰便出现在了市场上,穿戴在了爱时髦人的身上。如此看来,我以为已经到了该向译制片说“再见”的时候了。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俗话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在今天这个时代,原版片无疑已是进口片中的主角了。

  不过,考虑到还是有一部分观众听不懂原版片中的人物对白,影剧院放映原版片时,能否在观众席里辟出一个在椅背上装有“译意风”的区域,让一部分确有需要的观众能戴上听同声翻译,享受到进口带来的乐趣。

  关于译制片该不该离去的问题,恐怕在老一代上海影迷群中,不会有多大争议。上海或许是国内译制片最早产生和风行的城市,也是经典译制片上映最受欢迎、拥有最多“粉丝”的电影市场。在笔者的记忆中,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影院放映译制片时大多座无虚席,那些经典的译制片如《魂断蓝桥》、《蝴蝶梦》、《王子复仇记》、《卡萨布兰卡》等,每每让影迷们如痴如醉,津津乐道。

  到了“”那阵,国产片除了《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三大战役”等极少片子外都被禁演,那些被斥为集“封资修”大成的经典译制片自然在逃,只能打入冷宫。到了“”后期,专放“内参片”的新光电影院开始推出打中文字幕的原版片。当时,能弄到一张原版片票子非常难得。但对于上海的老影迷来说,最爱看的还是讲中国话的译制片。“”后,国门逐渐打开,一批译制片重新进入影迷的视野,其中不少经典片如《克莱默夫妇》、《叶塞尼亚》、《追捕》、《的心》、《远山的》、《佐罗》等同样让影迷们着迷。对喜爱译制片的上海老影迷而言,不仅谈起上述诸多经典影片如数家珍,而且对这些译制片的几代配音演员如卫禹平、毕克、邱岳峰、尚华、富润生、孙道临、李梓、苏秀、杨成纯、曹雷、童自荣等也极为钟爱。

  近年来,喜欢看原版字幕片的观众多了起来,但这并非说明讲中国话的译制片不受欢迎乃至必须离去,而是因为一则观看外国片的观众群呈现多元化,二则不少进口片的译制出现“快餐化”,即只求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精益求精的,经典译制片不多。其实,译制片和原版片各有特色和风味,原版片较配那些有相当外语基础、较懂电影艺术的专业人士“胃口”,而译制片则是一种电影艺术的再创作,更易与中国的“国情”相融合。就进口片的普及和融化来说,译制片的观众还是大大超过原版片。我以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译制片应该重铸辉煌,一是要注重投入,加强和改善译制的软硬件,培养一批能继承和老译制演员传统和风范的新时代高水平译制演员,多译配一些脍炙人口的精彩进口片;二是把那些在老影迷心中留下美好印象的上世纪经典译制片(经修复后)拿出来重映,或设定一至两家专门放映经典译制片的影院。这样做,必定会大受欢迎,从而使译制片在上海电影市场重振雄风,再显辉煌。

  我今年六十出头,在我们的青少年时代,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电影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内同行中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许多著名的配音大师都出自上译厂。

  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以及上网看电影的便利,译制片已经不是观众接触外国电影的惟一途径了,但中国的译制片生产并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近些年来,新的译制片尽管不多,然而其一经与观众见面,依然大受欢迎,说明译制片依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相当的市场。而技术的提高也使得译制片在音效上更加立体与丰富。这些都说明,无论是作为一种电影艺术还是商业经营,译制片并没有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只要有关方面把握好观众的需求,加强对电影市场的研究和引导,译制片依然能够在电影的百花园中绽放这朵美丽的花朵。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电影译制片不再成为观众观看外国电影的唯一选择。另外,随着大众外语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一部分观众已能观看原汁原味的原版片,其他一些观众也倾向于观看带有字幕的原版片,译制片的市场相应有所萎缩。而老一辈配音艺术家的完全退出,在市场化的下,微薄的片酬很难吸引年轻人才进入译制片领域,不能“出人”,谈何“出戏”?低成本运作,也使得译制片工作人员不可能对每部作品精雕细琢,老配音演员对艺术一丝不苟的更是早已不在。在大众文化选择多元化的当下,质量难有提高的译制片被边缘化也是大势所趋。

  可以说,以前译制片获得“万人空巷”的待遇既正常又“不正常”。正常是说这一盛景是对广大译制片工作人员当年辛勤工作的肯定;而“不正常”就是那时候的文化资源极度匮乏,译制片的繁荣占了天时之利。而如今文化市场上百花齐放,要想一枝独秀已经不大可能。所以,对于译制片,我们既盼望它能再续辉煌,也不妨把以往那些耳熟能详的声音留在自己的记忆里,时时回想也很美好。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